小兒膿窠瘡
小兒膿窠瘡中醫(yī)治療
辨證論治
濕熱型
【證見(jiàn)】皮疹為膿皰、膿痂及膿性潰瘍,自覺(jué)灼熱疼痛,可伴有發(fā)熱,疲乏不適,口干渴等,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shù)或弦滑。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
1.主方五味消毒飲(吳謙等《醫(yī)宗金鑒》)合龍膽瀉肝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yī)方集成》)加減
處方: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龍膽草、梔子、木通、黃芩、野菊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若素體氣虛者或日久脾虛氣弱者,酌加黨參(或太子參)、生黃芪各15~18克、白術(shù)、茯苓各9克,并適當(dāng)減少苦寒之品。
2.中成藥
(1)魚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
(2)雙黃連注射液,每次2.4~3.0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3)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說(shuō)明:如患兒年齡較小,上述各方藥的劑量宜酌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