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洗澡4種情況·盤點八個洗澡會短命的時刻 ·身體決對不能碰的七禁忌
4.飯后不宜洗澡
飯后洗澡不但不利于食物的消化,還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也是很不養(yǎng)生的表現。
5.不宜用堿性強的肥皂洗澡
堿性強的皂液或肥皂如普通洗衣皂,會使皮膚表層失去微酸性,降低皮膚殺菌作用。所以洗澡應選用硼酸浴皂等中性肥皂或浴液。
6.酒后不洗澡
酒后洗澡,體內儲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時會被體力活動消耗掉,因而糖含量大幅度下降。同時,酒精抑制肝臟正?;顒?,阻礙體內葡萄糖儲存的恢復。加上洗澡出汗失液,容易引起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而導致虛脫。
夏季如何洗澡才適宜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數人都會選擇每天洗上一次澡。對此有關專家提醒,夏季洗澡的頻次要因人而異,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天天洗澡。
據了解,人的皮膚外面是角質層,自動脫落的角質層和皮膚汗液混合的皮垢不會很多,每天洗掉這部分,對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洗澡過勤,將角質層傷害,其保護皮膚的作用就會失去,皮膚細胞內的水分更容易蒸發(fā)掉,皮膚就會干燥。
由于夏季容易出汗,洗澡利于清潔和保護皮膚,但過多洗澡則會出現反作用。具體到洗澡的頻率,張志民認為應該因人而異。如老年人、皮膚干燥或沐浴后皮膚會癢的人,就不宜天天洗澡,否則會加重皮膚干燥或引起瘙癢;濕疹患者應以使用藥物為主,不宜經常沐浴,尤其是皮疹處應少洗滌,更忌用開水洗燙。
對于不少家長喜歡頻繁給嬰幼兒泡澡的做法,張志民特別提醒,由于嬰幼兒的皮膚尚未發(fā)育完全,皮脂分泌很少,用沐浴液反復洗澡或將其長時間泡在水里,會過多地洗去其身上的油脂保護層,使其皮膚易受外界刺激而產生過敏,從而出現痱子。
有關專家建議,對于某些人來說,如果夏季天天洗澡的習慣不容易改變的話,就應特別注意正確的洗澡方法。比如水溫不要過高,洗浴時間不宜過長,飯前饑餓的時候不要洗澡,飯后立即洗澡也不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