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讓你出境旅行有恃無恐
2005年在世界名城(埃及沙姆沙伊赫、英國倫敦、緬甸仰光、埃及開羅……)接二連三發(fā)生的恐怖事件,給國際旅游業(yè)蒙上了恐怖主義的陰影。據(jù)統(tǒng)計,從去年開始,世界知名城市及旅游景點遭受恐怖主義襲擊的頻率達到2001年“9·11”事件后的新高。
隨著中國游客出境旅游目的地快速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我們遭遇國際恐怖主義襲擊的風險是否也在升高?有必要因為恐怖主義停止旅行的腳步嗎?如何在國際旅行中做到有恃無恐?
無需停止旅行腳步
美國的全球城市理論學者SaskiaSassen曾指出,正是由于名城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價值更容易產生轟動效應和恐怖威懾力量,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恐怖主義形式已從以劫機為主演變?yōu)橐u擊世界重要城市。自新千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有至少一次恐怖主義事件發(fā)生在旅游城市或景點——無論是2001年的紐約,2002年的巴厘島,2003年的卡薩布蘭卡和伊斯坦布爾,2004年的馬德里,還是今年的倫敦和沙姆沙伊赫,而這些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國際影響往往尤其嚴重。
恐怖主義對國際旅客構成的潛在威脅、越來越突出,但這并不足以阻止人們旅行的腳步。因為懼怕恐怖襲擊而減少甚至停止長途旅行,從某種意義上恰恰有助于恐怖主義的陰謀得逞。
倫敦爆炸案發(fā)生后不久,為了恢復人們對乘坐陸上公共交通工具外出旅行的信心,加拿大的一家獨立研究機構——維多利亞交通政策學會就發(fā)布了一項研究報告,通過對大部分歐美國家公共交通和私人駕車事故死亡率的比較,得出結論:私人駕車交通事故在傷亡率上遠比借助公共交通工具實施的恐怖主義來得危險。比如,報告中揭示的一組數(shù)據(jù):今年7月7日倫敦地鐵及公交車連環(huán)爆炸案的死亡人數(shù),僅相當于平均6天內因自駕車事故在英國道路上死亡的人數(shù);2004年馬德里火車爆炸中死亡的191人,僅相當于平均12天內因普通交通事故在西班牙道路上死亡的人數(shù)。
事實上,許多研究都表明,雖然恐怖主義活動本身經過周密的策劃,真正遭遇恐怖襲擊卻有著極大的偶然性,至于這種偶然性的幾率,比我們一生中遭遇雷擊的幾率還低很多。
防恐于未然
一、目的地的選擇
有專家建議,判斷哪些地方真的不能去,不妨綜合三家世界知名的政府出游指導網站——美國國務院的國際旅行幫助網站(http://travel.state.gov),加拿大外交部的出境旅游幫助網站(www.voyage.gc.ca)及澳大利亞外交部的精明旅行者網站(www.smartraveller.gov.au)取它們各自在同一時期發(fā)布出游警告名單的交集。
二、對陌生環(huán)境保持警覺
陌生和嘈雜的環(huán)境如機場、火車站、鬧市區(qū)、旅游景點等,往往隱藏著更多安全隱患。通過直覺和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隱患,并采取適當?shù)男袆颖荛_它們,對在陌生目的地旅行的游客十分重要。美國作家PaulHeller在他的《國際旅行安全手冊》中推薦了培養(yǎng)上述直覺和觀察力的方法——像許多大學新聞專業(yè)對學生要求的那樣,隨時隨地用筆記錄下自己周圍的所有細節(jié)。Heller說他過去是一個對周邊環(huán)境極其遲鈍的人,在強迫自己進行了一個月的“現(xiàn)場筆錄”訓練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對環(huán)境的敏感程度都有了極大的進步。這樣的訓練對長途旅行者可謂得天獨厚,在機場或火車站等候出發(fā)時,或在旅游景點的長椅或咖啡廳發(fā)呆時均可進行,沒人會對你的“小動作”大驚小怪,而你甚至可以將它當做一種解悶的游戲。
在訓練了感知環(huán)境的基本能力后,應該讓自己的觀察更有目的性:在相對封閉的公共場合(如機場、火車站、地鐵、商場、俱樂部、博物館等)了解安全出口和樓梯的位置;盡量避免在人群,特別是歐美人扎堆的地方停留過長時間,避開易燃易碎易坍塌的沉重物體;警惕身邊舉止和神色異常的人;友好地同陌生人交流,但在談及自己的旅行目的,計劃和行程時有所保留,遠離無人看管或認領的行李,并及時向保安人員通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