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電離輻射因素
1945年日本廣島,長崎兩地原子彈爆炸后接觸射線的幸存者白血病發(fā)生率高于其他地區(qū)5倍,無論是全身或局部大劑量照射均可增加發(fā)生白血病的危險性,其潛伏期為2~16年,尤其是照射后5~10年是危險時期,與照射劑量有關,與年齡無關,母親接受放射治療和小兒在宮內時接受X線診斷可能對胎兒有一定影響。
有報告兒童白血病的病因可直接追溯父親受輻射影響,據(jù)認為父親的泌尿生殖器官和精子受到輻射的損害,有可能導致下一代的癌變。
3.化學因素
已知一些化學致癌物質能引起腫瘤,小兒對電離輻射較為敏感,在曾經反射治療胸腺肥大的小兒中,白血病發(fā)生率較正常小兒高10倍,妊娠婦女照射腹部后,其新生兒的白血病發(fā)病率比未經照射者高17.4倍。
如苯及其衍生物,藥物中有環(huán)磷酰胺,氯霉素,保泰松等可增加并發(fā)白血病的危險性,現(xiàn)有數(shù)篇報告乙雙嗎啉引致繼發(fā)白血病,此外有些農藥,亞硝胺類,砷劑,含鉛的油漆,焊料等對成年男性的精子有影響,并可遺傳給下代,有報告父親吸煙的孩子比雙親均不吸煙的孩子患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危險性高20%。
4.病毒因素
病毒對某些動物的致癌作用及致白血病作用已得到證實,在人類已證實,成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可引起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小兒白血病尚未證實有特異病毒感染所致,已知兒童Burkitt淋巴瘤與EB病毒感染有關。
總之,白血病的造血干細胞紊亂病因是多因素的,有外因有內因,內外因相互作用,外因有理化,病毒等,內因有染色體改變,DNA修復異常,免疫功能失衡等,盡管在先天性綜合征中白血病發(fā)生率增高,但多數(shù)白血病可能是后天獲得性的,有關白血病的確切病因,人們還在不斷努力探索研究中。
總結:經過上述的文章對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和兒童白血病的病因等有關知識的詳細介紹,想必大家對白血病是怎么引起了已經有了全面的認識了。知道了病因就可以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希望大家可以遠離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