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一個有效而無痛的減肥好方法。要知道,即使輕微的脫水狀態(tài)也會減緩高達3%的代謝率,并且還會增加體重。每一滴水消耗的熱量,都被腎臟用來排出身體中的多余水分。
華盛頓大學心臟病專家斯蒂芬·辛納特拉博士通過測試發(fā)現(xiàn),睡前喝水還能防止午夜饑餓感,這一觀點在他的《佳健康》一書中有所涉及。
另外,據(jù)1999年《國際癌癥研究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每天喝五杯水可以降低92%的結(jié)腸癌風險。水對腸道起著良好的潤滑作用,加速腸道蠕動,從而減少致癌物質(zhì)停留在結(jié)腸里的時間。同時,每日五杯水還能將罹患膀胱癌的風險降低49%,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近80%。
5. 豆腐吃多小心缺鈣
素食者通常用豆腐來代替肉類,殊不知這樣會面臨礦物質(zhì)缺乏的風險,因為豆腐中含有豐富的植酸,會阻止鈣、鎂、銅、鐵,特別是鋅等礦物質(zhì)的吸收。
許多科學家都認為,由于第三世界國家的飲食因從大豆類中攝入的植酸量過高,會造成身體中的礦物質(zhì)缺乏,甚至在一些礦產(chǎn)供應不足的地區(qū)也有著同樣的風險。
日本通過吃豆腐和其他豆制品,如味增(用于調(diào)味料和醬料的稠狀膏)、納豆(一種氣味很濃的粘豆產(chǎn)品)等,來避免礦物質(zhì)缺乏的問題。味增和納豆由枯草桿菌菌株發(fā)酵而成,這些細菌能降低豆制食物中的植酸含量。
6. 吃點脂肪有助減肥
長期以來我們被告知,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對健康有害,因此,很多人都在試圖減少脂肪的攝入量。這就促使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條和面包的攝入量大大增加,而肥胖現(xiàn)象也隨之急劇上升,究其原因是因為精制碳水化合物讓我們想要吃得更多。
和碳水化合物相比,脂肪能增加人體的飽腹感,且飽腹的持續(xù)時間也比較長。此外,高脂飲食還能促進胰高血糖素的釋放。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在飯后幾個小時內(nèi),促進體內(nèi)脂肪分解,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許多攝入大量脂肪的人都保持著非常健康的狀態(tài)。在東非的某些部落,如馬賽和薩姆布魯斯(Samburus)部落,他們每天攝入400g的動物脂肪。而在英國,每天攝入60克的脂肪被認為健康。研究顯示,部落成員有著較低的膽固醇和心臟病風險。但當他們遷徙到其他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地區(qū),體內(nèi)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olesterol)水平就開始上升。
7. 果糖也并不健康
果糖在制糖工業(yè)上常見的名字是高果糖漿(HFCS),是一種以玉米為原料加工而成的果糖。我們的身體處理高水平果糖的能力有限,因為果糖的代謝并不依賴胰島素,而是直接進入人體腸道內(nèi)被人體所消化利用。
果糖的大量攝入會繞過身體控制血液中糖量的正常流程。通常來說,身體會產(chǎn)生胰島素來消化或者儲存從食物中獲得的果糖,但果糖水平太高就無法刺激人體產(chǎn)生胰島素和抑制食欲的激素。后,脂肪性物質(zhì)堆積在肝臟中,使肝臟變大且功能降低,終導致患上肥胖和2型糖尿病。果汁、冰沙,商店里買的餅干、蛋糕、冰淇淋和飲料中都含有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