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國際公認的三大健康標準時:保證足夠的睡眠、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并且注意空閑時候的合理運動量??墒乾F(xiàn)階段,人們往往重視健康飲食與運動,對睡眠質量的關注卻很少。
人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人的睡眠質量直接關系到生存質量和生活質量。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宿長軍教授指出,科學有效地管理睡眠,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有些人覺得平時拼命工作犧牲掉的睡眠時間可以等到雙休日來補充,可往往發(fā)現(xiàn)雙休日精神狀態(tài)還沒有平時好,越睡越困,形成一個怪圈。實際上,并不是睡眠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健康,充足的睡眠時間只是健康睡眠的一部分,保持睡眠時間的規(guī)律性同樣重要。評價睡眠質量好壞的標準,不是睡眠時間的長短,而是看第二天的精神狀態(tài),只要第二天精力充沛,這就表明睡眠質量高,是健康的睡眠。人的睡眠是有節(jié)律的,深睡眠和淺睡眠交替進行。人在長時間睡眠的情況下,深眠并不增加,只是延長了淺睡眠的時間。好的睡眠表現(xiàn)為躺下后半小時內就能進入深睡眠狀態(tài)。
每人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不同,這與個人的健康狀況、工作環(huán)境、勞動強度等有關。一般情況下,青壯年一夜的睡眠時間應為7—8個小時。中小學生一般為9—10個小時,老年人為5—6個小時。人佳睡眠時間應為晚上10時—清晨6時,老年人稍提前為晚9時—清晨5時,少年和兒童為晚8時—清晨6時。
適量午睡對睡眠質量的提升效果明顯,午睡還有不少講究,只有合理的午睡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飯后先別急著睡 誤區(qū):一般午睡后,人都會覺得精神為之一振,所以認為中午只要睡了,就能達到效果。 解釋:其實,人人都知道夏天午睡重要,但午睡的效果好壞,不是靠人的感覺,而是看如何睡、睡多長時間。人們容易入睡的時間是在早上起床后8小時,或是晚上睡覺前8小時,大約在中午1點左右,這個時候人的警覺處于自然下降期,身體會得到很好的休息。
適量運動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
對于睡眠不佳者來說,每晚“數(shù)綿羊”倒不如每天做運動。美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堅持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睡眠狀況,提高睡眠質量。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對23名55歲以上的睡眠狀況不佳者進行了一項跟蹤研究。先前研究顯示,中老年女性是受失眠問題困擾的主要群體,因此這項研究的對象多為女性。
研究人員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讓其中一組每周運動4次,每次約40分鐘,而另一組只定期參加烹飪課,聽講座,不做運動。兩組人員從專家那里得知同樣的睡眠注意事項,如每晚堅持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睡不著不要勉強躺在床上等。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16周后,堅持運動組的睡眠狀況明顯改善,抑郁等癥狀減輕,而對照組的睡眠狀況依然如故。
睡眠研究專家威廉·羅伯茨教授說,良好睡眠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睡眠質量可使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都得到改善。通過有氧運動治療失眠可有效避免藥物治療的副作用。
研究人員同時提醒,運動時間好不要安排在睡前一小時,對于自由支配時間較少的人來說,“早晨鍛煉一小時比在床上多睡一小時對身體更有益”。
這些小運動之所以能促進睡眠,一是轉移了注意力。生活中,人的思想、心理難免會受到這樣或那外界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常常讓人難以忘卻,以致睡時腦中仍充滿這些因素的干擾,心靈不安,自然難以入眠,越難入眠,也就越胡思亂想,惡性循環(huán),也就更難以入眠甚至失眠了。通過這些小動作,就能讓人轉移注意力,平和心態(tài),促進睡眠。二是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血液循環(huán)不好,就會致大腦供血不足,而腦供血不足則是導致睡眠不佳的重要原因。睡前進行如此小動作,就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huán),這對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大有裨益。三是讓人困而思眠。一個人白天做工累了,晚上往往就能睡得好,經(jīng)過二三十分鐘的這些小運動,耗費了能量,也讓身體多少有些倦意,這也能給睡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