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拔罐易起水泡
1.首先,要確定拔罐者的體質。如體質過于虛弱者就不宜拔罐,因為拔罐中有瀉法,反而使虛者更虛,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2.年紀大且患有心臟病者拔罐應慎重。因孕婦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極易造成流產。在拔罐時,皮膚在負壓下收緊,對全身是一種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在這種刺激下可能會使心臟疾病發(fā)作。所以此類人群在拔罐時也要慎重。
3.局部有皮膚破潰或有皮膚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4.拔罐時不易留罐時間過長(一般拔罐時間應掌握在8分鐘以內),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應盡量避免起泡所帶來的感染幾率)。
5.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徑在1毫米內散發(fā)的(每個罐內少于3個),可不用處理,自行吸收。但直徑超過1毫米,每個罐內多于3個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及時到醫(yī)院處理。
6.注意罐子的清潔。如1人應專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應對罐具進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7. 兒童是否適用于拔罐,目前沒有系統(tǒng)性研究,因兒童皮膚嬌嫩,且發(fā)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咨詢臨床中醫(yī)師,確保安全。
8.體位須適當,局部皮肉如有皺紋、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火罐易脫落。
9.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
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準確,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
10.在應用針罐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fā)生彎針,并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造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11.在應用刺血拔罐時,針刺皮膚出血的面積,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徑。出血量須適當,每次總量成人以不超過10ml為宜。
12.在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火罐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
13.在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火罐漏氣脫落。
14.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15.拔罐后針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為正?,F象,會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時間過長,皮膚會起水泡,小的不需處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針刺破,流出泡內液體,涂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