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中我們常用的魚線型號有:0.4號(線徑0.104毫米)、0.6號(0.128毫米)、 0.8號(0.148毫米)、1號(0.165毫米)、1.2號(0.185毫米)、1.5號(0.205毫米)、2號(0.235毫米)、2.5號(0.260毫米)、3號(0.285毫米)、3.5號(0.310毫米)、4號(0.330毫米)、5號(0.370毫米)。
怎樣選購漁線
正規(guī)的名牌漁線,質(zhì)地柔軟,圓潤、表面光潔度好、結(jié)節(jié)強度大、耐磨性能佳。目前市場上各種品牌的漁線,優(yōu)劣好壞混雜在一起。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標注的號數(shù)與線徑不相符,甚至誤差很大。比如標注0.8號線,線徑應為0.148毫米,但實測是0.205毫米,屬1.5號線。標注1.5號線,但實測線徑是0.235毫米,應為2號線……徒手選購漁線時,一看標號,二用目測(憑眼力)。有些小型漁具店,陳線與新線混在一起,購買時為避免買到陳線,不妨拉出一節(jié)線頭,用手拽拽看,若是好線不易拽斷,若是霉變線或劣質(zhì)線,一拽便斷。用此法購線,一是粗細可以滿意,二是可以避免購進劣質(zhì)線。
三、魚鉤
魚鉤的基本要求就是鉤尖鋒利,刺魚有力,鉤條堅韌富有彈性,鉤帽適宜拴鉤,鉤彎適度,倒刺與鉤體角度應在25°~30°之間。按照使用目的,可分為生產(chǎn)性捕鉤和娛樂性垂釣鉤兩大類。前者鉤條粗、鉤門大。后者鉤條細、鉤門小。魚鉤由鉤柄、鉤底、鉤尾三部分組成。
四、繞線輪
繞線輪與海竿相匹配,為深水遠釣之利器,也是釣具登上新臺階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越來越受到廣大釣者的重視。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一)電動式繞線輪
特點是操作靈便,釣力大,有數(shù)字顯示器,魚上鉤后能自動接通電源,從而驅(qū)動繞線軸自動旋轉(zhuǎn)收線。但價格很貴,體積較大,不便攜帶。
(二)旋壓式繞線輪
是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操作簡便,投竿阻力小,收線速度也比較快,物美價廉,但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
(三)密封式繞線輪
其工作原理同旋壓式繞線輪。在繞線盤頂部鑲嵌一輕金屬外殼,留有出線孔。特點是不亂線,泥沙不易進入,有利于保護魚線和繞線盤。
五、魚墜
魚墜的作用主要是憑借釣者的投擲力量帶動餌鉤遠投,并將其固定在欲釣水域的某個水深層次。主要品種有海竿墜、手竿墜和拋砣法重墜。
(一)海竿墜
分活墜和死墜。前者中心部為線條狀空心,拴線后可自由滑動,多與各式集團鉤搭配,鉤在前,墜在后。死墜則無空心,尾部有易拴線的金屬環(huán),墜在前,鉤在后。各式誘魚器,多屬死墜。
(二)手竿墜
全為死墜。根據(jù)魚漂浮力配重的墜,多為0.5~2克。有些特殊釣法——戳孔、釣拱、近岸釣鲇魚等,都不使用魚墜。
我國習慣釣法,多用綠豆粒大的鉛墜,夾在魚鉤上方5~7厘米處,可單鉤釣,也可雙鉤釣。臺灣地區(qū),多用立柱形兩頭帶金屬環(huán)的鉛墜。根據(jù)魚漂浮力,在兩環(huán)中間立柱上增減鉛皮(用牙膏皮也行),直至與漂墜搭配適當。
(三)拋砣法重墜
與海竿墜大同小異,只是重量應加大,以便拋砣時能形成較大離心力和慣性力。為此,一般都選用80~120克的重墜。拴墜時,可在墜與主線之間加一個能轉(zhuǎn)動的聯(lián)接器,這樣不僅拆卸方便,而且可使擰扭的魚線自動回復。
六、魚漂
魚漂是釣者的耳目。不同魚種咬鉤,魚漂就有不同的動態(tài)反應,從而為釣者采取相應措施提供了信息。同時,借漂的浮力,可探明水深、水底地貌概況,又是選擇釣位的助手。
主要品種有直漂、圓漂、蜈蚣漂和熒光漂等??筛鶕?jù)自己視力強弱、魚竿長度、近釣與遠釣特點等加以選擇。
結(jié)語:釣魚是人們喜歡的休閑的活動之一,釣魚工具是釣魚重要的一部分,釣魚工具的好壞是直接影響釣魚的漁獲的,上文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釣魚工具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