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上脫離高溫環(huán)境,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
2、松開或脫掉衣服,讓病者舒適地平臥,頭部抬高??梢杂脰|西將頭及肩部墊高。
3、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無惡心、嘔吐,可以找些解暑的藥物,緩解癥狀。如何沒有解暑藥物,也可以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
4、人工散熱:可采用電風扇吹風等散熱方法,但不能直接對著病人吹風,防止造成感冒。
5、用冷濕的毛巾覆在病者的頭上。將海綿浸漬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來擦拭身體,盡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
6、用冷濕的毛巾覆在病者的頭上。將毛巾浸冷水,用來擦拭身體,盡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
7、對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可針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內關穴及合谷穴等,促使病人蘇醒。
8、對于高燒不退或出現(xiàn)痙攣等癥狀的病人,在積極進行上述處理的同時,應將其盡快送往醫(yī)院搶救,不能耽誤。
物理降溫
為了使患者高溫迅速降低,可將患者浸浴在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和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散熱。在物理降溫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和記錄肛溫,待肛溫降至38.5℃時,應即停止降溫,將患者轉移到室溫在25℃以下的環(huán)境中繼續(xù)密切觀察。如體溫有回升,可再浸入4℃水中或用涼水擦浴、淋浴,或在頭部、腋窩、腹股溝處放置冰袋,并用電扇吹風,加速散熱,防止體溫回升。老年、體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發(fā)生肌肉抖動,反而增加產(chǎn)熱和加重心臟負擔,可應用其他物理降溫方法。
藥物降溫
氯丙嗪的藥理作用有調節(jié)體溫中樞功能、擴張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協(xié)助物理降溫的常用藥物。劑量25~50mg加入500ml補液中靜脈滴注1~2小時。用藥過程中要觀察血壓,血壓下降時應減慢滴速或停藥,低血壓時應肌內注射重酒石酸間羥胺(阿拉明)、鹽酸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α受體興奮劑。
對癥治療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并給予吸氧。補液滴注速度不宜過快,用量適宜,以避免加重心臟負擔,促發(fā)心力衰竭。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休克用升壓藥,心力衰竭用快速效應的洋地黃制劑。疑有腦水腫患者應給甘露醇脫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可進行血液透析。發(fā)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時應用肝素,需要時加用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在熱射病患者的應用尚有不同看法,一般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高溫引起機體的應激和組織反應以及防治腦水腫、肺水腫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劑量不宜過大,用藥時間不宜過長,以避免發(fā)生繼發(fā)感染。
穴位急救法
癥狀:中暑而至頭暈,暈厥(包括休克,昏迷等)。
常發(fā)生于平常體質弱的人,往往由于過度疲勞,站立過久,環(huán)境悶熱,或因悲傷過度等因素引起暫時性腦缺血,表現(xiàn)有眩暈,眼花,出冷汗,惡心、欲吐,甚至突然暈倒,面色蒼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