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電腦失寫癥:由于頻繁使用電腦,不少人患上了“電腦失寫癥”——逐漸喪失書寫的本領。心理學和生理學研究表明,書寫訓練對培養(yǎng)思維、形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十分關鍵,電腦無法取代用手一筆一畫的書寫。書寫可在大腦的語言中樞系統(tǒng)形成特殊印記,而且,對人的意志、耐力、毅力和神經系統(tǒng)穩(wěn)定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而在電腦上寫字,就無法形成這種印記,會造成一種辨識的困難。盡管許多人在打電腦時得心應手,但在大腦中缺少必要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得邏輯性和語言功能產生障礙。
六、頸脊椎綜合癥:年輕人在電腦前坐的時間越來越長,長時間姿勢不正確極易導致頸椎病變。脊椎錯位不但令關節(jié)失去功能,影響靈活性,使肌肉抽緊劇痛和乏力,甚至可能造成肌肉萎縮,由于脊椎神經受壓,嚴重者更會導致心肺等各器官功能不斷衰退。在國內醫(yī)療機構,多有脊柱病和治療項目,如推拿按摩、針灸理療、藥物、牽引、手術等,患者可根據醫(yī)生建議,結合自身狀態(tài),選擇治療。應用脊椎生物力學原理,結合傳統(tǒng)手法的整脊療法治療脊柱病,治療時間短、痛苦少、見效快,患者樂于接受。
七、光敏感性癲癇: 有報道說,上海的一位大學生在網上連續(xù)玩了10個小時游戲后,忽然感到視線模糊、頭痛、惡心,后全身抽搐。送到上海仁濟醫(yī)院后,被診斷為“光敏感性癲癇”。近幾年,由于長時間使用電腦、看電視、打游戲機等誘發(fā)的癲癇病例屢見不鮮,這部分患者年齡大多集中于20~40歲之間,大約占癲癇患者的1/3 左右。青少年應該減少上網、看電視和玩電子游戲的時間,長期使用電腦的人應該注意休息,有癲癇病史的人要避免不良刺激。計算機好能罩上視保屏,戴上防輻射眼鏡防護,看電視要保持較遠的距離,房間的燈光盡量柔和,出門戴上太陽鏡。
八、“電腦臉”癥:心理學專家研究發(fā)現,經常與電腦打交道的人,由于長時間面對沒有生命的電腦屏幕,與人的交流越來越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生出一張表情淡漠、冷峻的面孔,并且會影響日常人際交往,進而產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礙。據醫(yī)學研究,凡是面帶微笑、眼球靈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嬰兒,體內的鐵貯存多數正常。反之面孔嚴肅、呆板或1 小時內僅發(fā)笑1~2次的寶寶,血中鐵含量可能不足。如果在1 周內連續(xù)補鐵,嚴肅的表情會逐漸消失而代之以愉快的神情;專家提示,那些不茍言笑的“電腦臉”,不妨選擇補鐵,以改變刻板的面孔。
九、電腦血栓癥:“電腦血栓癥”實際上就是醫(yī)學上的靜脈血栓癥。電腦操作人員由于久坐,缺乏運動,再加上多處于空調的環(huán)境中,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血液黏稠度就會增高,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險。“電腦血栓癥”跟所謂的“經濟艙綜合癥”相似,早期癥狀是自發(fā)性腿肚子痛、腫脹、局部發(fā)熱、行走痛,甚至造成不能行走。靜脈血栓癥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引發(fā)下肢靜脈閉塞和靜脈瓣膜的破壞,深部靜脈栓塞可致凝塊聚集到肺部而誘發(fā)肺栓塞,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人們在電腦前辦公的時候,好每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走一走,多喝水,多做小腿和足部的伸展運動,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這種疾病。
十、電腦輻射脫發(fā)癥:接觸和使用電腦的時間越久,對人體所產生的輻射越強,輻射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會使人的頭發(fā)脫落。此外電腦工作者用腦的時間較長,注意力高度集中,會使大腦的興奮性持續(xù)增高,與頭發(fā)生長相關的內分泌功能發(fā)生紊亂,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易被栓塞,從而使頭發(fā)的營養(yǎng)供應出現障礙,導致頭發(fā)脆性增加而發(fā)生脫落。因此,防止脫發(fā)的關鍵在于科學用腦,同時,好安裝電腦熒光屏防護罩,調整好使用電腦的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養(yǎng)成按摩頭部的好習慣,合理調整飲食結構,科學護理頭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