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家庭微信群里,大伯發(fā)了一張圖片,放大一看是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黃黃的,小小的。大伯說,自己刷牙的時候從牙縫里摳出了“小石頭”,臭臭的,不知道是什么。其實,這就是我們口腔科經常接觸的牙結石。
牙結石的形成也并不是一日之功,分為幾個階段。一開始的時候,牙結石的最初形態(tài)就是牙菌斑。當我們在吃飯以后,沒有及時漱口,食物殘渣在牙縫中堆積,超過五分鐘就會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附著在牙齒表面,難以被清理。
在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牙菌斑迅速增厚,混雜著口腔中其他細菌,會在十天左右成熟,然后給更多的細菌生長提供條件。
在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是注意口腔清潔,及時去除食物殘渣,牙菌斑跟唾液反應,出現鈣化,變成初期牙結石。牙結石在不斷沉積鈣化的過程中,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硬,最后想要清楚,只能通過專業(yè)的醫(yī)療器械。
如果長期不清理牙結石,主要有三大危害
1、產生口臭
牙結石的前身是牙菌斑,作為細菌,在長期代謝過程中會產生異味。當然食物殘渣等在不斷的滯留中,也會發(fā)酵產生異味。一般來說,當自己有口臭的時候,自己感覺不大。但是難聞的氣味會讓身邊的人很難受,很少會有人愿意親近自己。因此,牙結石長期不清理,影響正常社交,影響自己的形象。
2、出現牙齦炎
牙齒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了牙齒,我們進食就成了問題,健康也會受到影響。而牙結石的出現,會讓牙縫越來越大,并且嬌弱的牙齦在牙結石的壓迫下,很容易出現紅腫疼痛,導致炎癥產生,影響食欲。
另外,牙結石如果向牙冠蔓延,牙槽骨就會出現萎縮,時間一長,牙齒就會松動。牙齒松動,牙結石入侵的空間就會更大,牙根健康就會受到危害,情況嚴重的就會導致牙齒松動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