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分布于不同肝葉或肝段的多發(fā)性血管瘤,可結合運用兩種手術方式。
3腹腔鏡肝切除術
腹腔鏡肝切除技術已日趨成熟,其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恢復快等微創(chuàng)優(yōu)勢十分明顯,其應用率逐年增加。其術后并發(fā)癥與開腹手術相似,且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腹腔鏡下左外葉和左半肝切除有望成為治療肝血管瘤的標準術式。而右肝后葉、中肝葉和尾狀葉等部位的肝血管瘤,因位置特殊,易發(fā)生大出血,行全腹腔鏡肝切除術目前尚存在一定難度。盡管目前腹腔鏡下肝切除治療肝血管瘤的適用范圍有限,然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和突破,腹腔鏡肝切除治療肝血管瘤這種手術方式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肝血管瘤的病因病理
1、先天性發(fā)育異常,很多專家認為血管瘤的發(fā)生為是先天性肝臟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認為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由于肝血管發(fā)育異常,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
2、血管瘤發(fā)育異常致血管海綿狀擴張。所引起的肝血管瘤,肝臟內部血管再通后導致的血管擴張的情況,很可能會引起血管瘤。
3、肝臟組織的局部壞死引起的血管擴張,或者肝組織壞死后導致周圍的血管形成空泡狀,很可能會引起血管瘤。
4、肝組織局部壞死后,周圍血管充血,擴張,后形成空泡。
5、激素刺,在女性青春期、懷孕、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長速度加快,認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機制之一。
6、肝臟內部區(qū)域性的血循環(huán)減緩后,從而導致血管的海綿狀擴張,使得肝臟內部持續(xù)性的靜脈血淤滯,后可能會引發(fā)血管瘤。大量的毛細血管組織受到感染后發(fā)生變形,使得毛細血管發(fā)生擴張,會引起肝部血管瘤。
7、不良情緒是導致出現(xiàn)肝血管瘤的一個重要原因。經調查證明,如果長期生活在憤怒、緊張、憂郁的情緒之下,會造成情志內傷,以至“血氣稽留”、或“津液澀滯”,著而不去,漸結成積(肝血管瘤)。
8、不良的飲食習慣同樣是造成肝血管瘤的主要因素。如果經常吸煙、飲酒,食用肥膩厚味的油脂類或辛辣刺激性及生冷的食物,會“致傷脾胃、肝脾失和”造成“氣虛、血瘀、痰結”而加快肝血管瘤生長。
9、主要的發(fā)病因素有
(1) 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后變形,引起毛細血管擴張。
(2) 肝組織局部壞死后,周圍血管充血,擴張,后形成空泡。
(3) 肝內持久性局限性靜脈淤滯,引起靜脈血管膨大,形成海綿狀擴張。
(4) 肝內出血、血腫機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擴張。
(5) 先天性血管瘤發(fā)育異常,多數(shù)有家庭遺傳傾向。
肝血管瘤注意事項
(1).肝臟血管瘤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yǎng)之品為宜,多選用維生素和鎂類含量豐富的食物,忌食油膩厚味、辛辣刺激性、發(fā)性的食物,如辣椒、海鮮、燒烤、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品等,少食牛、羊、豬、狗肉等發(fā)熱性食物等. 忌鹽腌、煙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特別是烤糊焦化的食物,忌霉變、腌醋食物,如霉花生、霉黃豆、咸魚、腌菜等,忌生、冷食物。
(2).肝臟血管瘤飲食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使通暢,防止便秘,因為經常便秘,可加重腹脹、噯氣等癥狀,嚴重便秘時用力排便,有發(fā)生巨大瘤體破裂的危險,另外應避免外力碰撞、忌劇烈體能運動或較強的體力勞動等,以免增加腹腔壓力,引起瘤體破裂出血。
禁忌
1、絕對禁酒。
2、忌用動物油;植物油的總量也不超過20克。
3、忌食煎炸食品。
4、不吃動物內臟(即下水、下貨)、雞皮、肥肉及魚籽、蟹黃。
5、不吃巧克力。
每天飲食注意
1、選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2、每天吃的雞蛋黃不超過2個。
3、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4、每天食用新鮮綠色蔬菜500克。
5、吃水果后要減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個蘋果,就應該減少主食50克。
6、山藥、白薯、芋頭土豆等,要與主食米、面粉調換吃,總量應限制。
7、每天攝入的鹽量以5--6克為限。
(3).肝臟血管瘤進食不宜過飽,以七八分飽為宜,平時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切忌大怒暴怒,勿有太重心理負擔,暢情志,可以做一些低強度運動,增強自身抵抗力。
總結: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文章中提及的肝臟血管瘤的治療方法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加注意防范,這樣才能降低疾病的發(fā)病概率,從而使得我們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