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飲食療法
骨折不僅要依靠外部的藥物治療,還需要通過食療來補充必要的營養(yǎng)。所以骨折病人在飲食方面尤其需要注意配合,那么骨折食療有哪些呢?
一、骨折食療
1、骨折后1~2周
此時骨折部位瘀血腫脹,經(jīng)絡(luò)不通,氣血阻滯,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氣消散。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飲食應(yīng)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燉熬為主,避免煎炸炒燴的酸辣、燥熱、油膩之食品。至于黃豆骨頭湯,屬于肥膩滋補的范疇,所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誘發(fā)大便干燥之嫌,此階段好不要食用。
食療方:三七10克,當(dāng)歸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并進,每日1次,連續(xù)7~10天。
2、骨折后2~4周
此時患者從生理上及精神上對骨折后的境況有所適應(yīng),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緩解,瘀血腫脹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fù)。飲食上應(yīng)由清淡轉(zhuǎn)為適當(dāng)?shù)母郀I養(yǎng),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zhì)。適當(dāng)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食療方:當(dāng)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xù)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
3、骨折后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腫根本吸取,已經(jīng)開始有骨痂生長,并從骨痂向骨構(gòu)造轉(zhuǎn)化。患者胃口大開,飲食上并無禁忌,可食用任何高營養(yǎng)食品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的食品。故國傳統(tǒng)醫(yī)學(xué)對此頗有研究,以為此期食譜可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得當(dāng)飲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療方: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xù)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xù)斷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實踐證明,對于骨折的患者,按照上述的食療順序滋補,病人的康復(fù)期明顯縮短。
二、骨折病人吃水果
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則反而對身體有害。比如,蘋果味道甘甜,具有止瀉、通便、助消化的作用,經(jīng)常吃可以使肌膚白嫩。但由于其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和鉀鹽,食用過多會有損心、腎健康,像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炎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多食,而中氣不足、精神疲勞的人倒可以當(dāng)做滋補水果多吃一點。而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潤肺、助消化的作用,但多吃卻容易造成腸胃紊亂,還能導(dǎo)致牙痛、痔瘡,甚至引起皮膚黃斑。因此,有胃病、胃寒的人好少吃。
氣虛、脾虛的人在選擇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這幾種冷性的水果時要特別謹(jǐn)慎,好不要吃。氣虛,一般是指中氣不足,力氣弱的人或孩童,這些人一般臉色比較蒼白、體格瘦小、吃不下飯;而脾虛,是說消化系統(tǒng)比較差,腸蠕動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無力,吃多了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dǎo)致腹脹。因此,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適合吃寒涼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飯后、晚飯前,少吃一點,不可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