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
從大草坪進入歷史博物館,直接進入的是第二層大廳。大廳中央,有一個懸自天花板的鏈球狀大鐘擺,是1851年美國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的展品復制件。在主廳正面墻壁上,是一面巨大的國旗繪畫。
參觀者先步入的是一個小型放映廳,在這里可以觀看一個介紹1780年至1800年美國東海岸原英國殖民地,即“新英格蘭”農(nóng)村生活的短片。從華盛頓雕像附近上至三樓,那里是武裝力量、錢幣、紡織品展覽,還有珍貴的郵票展品紙幣約75000枚。
費用:免費。
開放時間:每天10:00-17:30,圣誕節(jié)不開館。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于美國紐約曼哈頓上西區(qū)(Upper West Side),是專注于人類學、古生物學、生物學等的博物館。建館于1869年,現(xiàn)有館員超過1200人,每年承辦超過100場特別展覽。該館的特色是其對于各大洲哺乳動物的收集,以及人類學的館藏。其人類起源館(Hall of Human Origin)是全美唯一此領域的專項展覽,展示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各個階段。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2006年獲得紐約州教育理事會授權,下設里查德•吉爾德研究生院(Richard Gilder Graduate School),開辦了比較生物學專業(yè)。這是博物館目前唯一提供的學術項目。2009年11月,州政府核準館方頒發(fā)博士學位。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因而正式成為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授與博士學位的美國博物館。
華盛頓國家藝術館國家藝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是一座位于華盛頓特區(qū)的藝術博物館,??s寫為NGA,隸屬于美國政府,由史密森尼學會管理。建筑物本身分為東西兩棟,靠地下通道相通。
國家藝術館由美國國會創(chuàng)建于1937年,一開始是為了管理安德魯•威廉•美隆(Andrew W. Mellon)和山繆•卡瑞斯兩人捐獻出的收藏(主要是意大利藝術)。1941年3月17日國家藝術館的西棟建筑正式開放給民眾參觀,西棟建筑由建筑師約 翰•盧梭•派普(John Russell Pope)所設計,東棟建筑由建筑師貝聿銘所設計,于1978年開放。此外,國家藝術館在1999年增設了一個雕塑公園。一九七八年,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筑大師的地位了。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卡特在「東館」的開幕儀式上稱,“它不但是華盛頓市和諧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情趣之間日益增強聯(lián)系的象征。”稱貝聿銘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師”。
一九七八年,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筑大師的地位了。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卡特在「東館」的開幕儀式上稱,“它不但是華盛頓市和諧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情趣之間日益增強聯(lián)系的象征。”稱貝聿銘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師”。
東館的地理位置十分顯要。它東望國會大廈,西望白宮。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卻是使建筑師們頗難處理的不規(guī)則四邊形。為了使這座建筑物能夠同周圍環(huán)境構成高度諧調(diào)的景色,貝聿銘精心構思,創(chuàng)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狀的平臺、樓梯、斜坡和廊柱交錯相連,給人以變幻莫測的感覺。陽光透過蜘蛛網(wǎng)似的天窗,從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座費時十年,耗資近億美元建成的「東館」,被譽為“現(xiàn)代藝術與建筑充滿創(chuàng)意的結(jié)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認為貝聿銘的建筑設計有三個特色:一是建筑造型與所處環(huán)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間處理獨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內(nèi)部設計精巧。這些特色在「東館」的設計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1978年,華盛頓國家藝術館動館的開放,標志著博物館的建筑設計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這座建筑得到了評論界的高度贊賞,也吸引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貝聿銘的初衷是想設計一個大家都愿意光顧的場所。他的愿望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
美國國會大廈美國國會大廈(英語:United States Capitol),別稱國會山莊,是美國國會所在地,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山,坐落在華盛頓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東端。
在地理上,美國國會大廈位于華盛頓偏東處,但常被看作華盛頓市區(qū)的中心。華盛頓特區(qū)建筑物地址的東西南北都是以國會大廈作為基準。
由于電視報道華府作出決定時多出現(xiàn)的是國會大廈,加之經(jīng)常配合有“白宮方面宣布”的言辭,且其風格巍峨挺拔,導致不了解的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將國會大廈認為是白宮——美國總統(tǒng)官邸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