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況
西寧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結(jié)合部,是一個多民族城市,其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的酥油花、堆繡、壁畫被譽為"藝術(shù)三絕",黃南州的熱貢藝術(shù)和湟中農(nóng)民畫也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
截至2012年,西寧現(xiàn)有專業(yè)文藝團體5個,演職人員585人,其中省級劇團5個,演職人員362人;市級劇團3個,演職人員223人。全市共有圖書館6個,博物館7個。全市有廣播電臺2座,電視臺2座,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8.86%和99.5%,有線電視用戶35萬戶。出版各類報紙15種,10345萬份;雜志49種,417萬冊;圖書788種,1114萬冊。
曲藝
戲劇主要有眉戶劇、平弦劇、藏戲、燈影戲、豫劇、秦腔。
曲藝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賢孝。
歌舞音樂主要有漢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禮舞、藏族的鍋莊舞以及藏傳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禮、法會時演奏的寺廟音樂。
民歌
民歌主要有漢、回、土、撒拉族喜愛的"花兒"和藏族的"伊"等。
青海是“花兒”的故鄉(xiāng),河湟花兒是西北花兒的精魂,美的“花兒”是用三江純凈的源頭之水澆灌的圣潔之花。居住在這里的漢、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眾,無論在田間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趕車,只要有閑暇時間,都要漫上幾句悠揚的“花兒”??梢哉f,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兒”、漫“少年”的金嗓子。青海農(nóng)民唱起“花兒”,村里的張秀花、王富貴們就會淚水漣漣。花兒對青海人來說象每天的飲食一樣普通。
“花兒”是產(chǎn)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寧、新等地區(qū)的一種山歌,唱詞浩繁,文學藝術(shù)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花兒”發(fā)源于臨夏,由于流行的地區(qū)不同,加之在發(fā)展過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響,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藝術(shù)風格。
文物
中心廣場春節(jié)夜景截至2012年,西寧省級文物管理機構(gòu)1個,省級博物館1個,市、縣文物管理機構(gòu)3個,市、縣博物館3個,專業(yè)文博人員28人。青海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的文物點有4300余處(西寧為70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塔爾寺和隆務寺、瞿曇寺、馬廠垣遺址、西海郡故城、熱水墓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4處(西寧6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19處(西寧77處);館藏文物16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205件(西寧14件)。西寧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中國早的一件繪有舞蹈圖形的彩陶。
宗教
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影響尤為深遠,塔爾寺是中國六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東關(guān)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回族聚居地方,多建有清真寺。每年舉行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和圣紀三大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