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疝好發(fā)部位的局部解剖
(一)小腦幕切跡及其周圍的局部解剖
小腦幕是一個橫張于顱內的硬腦膜隔,它將整個顱腔從橫的方向分為兩大部分,即幕上與幕下。
前面附著于巖骨嵴上,后面則附著于枕骨內面之枕骨橫溝,其前緣游離,中間有一卵圓形孔,稱為小腦幕裂孔(即小腦幕切跡)。中間有中腦通過,其前端有第三對顱神經(動眼神經)通過。
小腦幕切跡的大小各人略有出入,形狀宛如伸出來的舌頭。
其縱徑長于橫徑,前端較寬,后端較窄。
其游離緣名為小腦幕切跡緣,可分為前后兩部。
前部在矢狀方向伸向前方,與巖骨嵴牢固粘連。
其游離緣形如索帶,可分為內外兩股;內側股較短,止于后床突,名為床內側韌帶,有動眼神經經過其上緣,它向前進入海綿竇;外側股較長,向前止于前床突,名為床外側韌帶,構成海綿竇的外刪壁和頂壁。
后部結構比較簡單,呈弓形陡直地彎向上方,再略向前方彎轉,在中線上與對側的游離緣匯合,此點相當于小腦幕的頂。小腦幕切跡緣與中腦各部之間的距離各人也不同。
在小腦幕切跡緣前部的水平作一橫切面,在切面上則可見到四疊體的上丘、中腦被蓋、網狀結構、動眼神經核、中腦導水管及其周圍灰質、紅核、黑質和中腦腳。
從小腦幕下向上觀察,可見海馬叫全部突向內側并超過小腦幕切跡緣,存接近胼胝體壓部的后端略微伸向顱后窩,靠近小腦的頂葉、海馬鉤回也在前方,而且更突出地超過小腦幕切跡緣,并常在此可發(fā)現一道狹窄,名為小腦幕壓跡,這是屬于正常解剖范疇之內的。
在小腦幕切跡緣與中腦之間有腦池環(huán)繞。
借以保護中腦。
這些腦池是小腦幕下的腦脊液流向小腦幕上的必經之道。
腦池有不同的劃分和命名。
1.腳間池
與交叉池、橋池合稱基底池,左右各一,位丁前部。
前界為蝶鞍,后界為中腦大腦腳的腳間窩,旁為顳葉下緣(相當于鉤回上的小腦壓跡處),底為枧束。它在前方與大腦外側裂池。在后方與環(huán)池相連。有灰結節(jié)、乳頭體從上方,海馬鉤同、悔馬回的內側部和齒狀回從外側伸向池內。在腳間池內有后交通動脈、基底動脈、大腦后動脈、動服神經等通過。
2.環(huán)池
亦稱為橫裂池,是腳間池向后的延續(xù)部分,左右各一,可以再分為:
(1)Bichat氏池
是腳間池向后的延續(xù)部分,較狹窄。與它相鄰的腦部為海馬鉤回的后部及海馬回。池中有大腦后動脈、基底動脈及滑車神經通過。
(2)Galen氏池
又名為大腦大靜脈池,由兩側的Bichat氏池存后方匯合而成。此池較寬,其前界包括松果體、胼胝體壓部的下緣與三角帆之間的區(qū)域在內。相鄰的腦部為小腦中央小葉、中央小葉翼、中腦被蓋、胼胝體壓部后區(qū)、穹隆回峽部,舌回前部直至距狀裂。池內有兩條大腦內靜脈匯入大腦大靜脈。
(二)枕骨大孔及其周圍的局部解剖
枕骨大孔位于顱后窩低部的中央,呈卵圓形,前后徑約為3.5cm,橫徑約為3cm,其下緣相當于延髓與脊髓的連接處。
枕骨大孔的前部為延髓,舌部為小腦延髓池,后者對前者有保護作用。在正中矢狀切而上,小腦延髓池呈三角形,上界是蚓體下緣、蚓垂及兩側的扁桃體,底部是延髓的背側面。
后方是硬腦膜和寰枕膜,第四腦室中孔(Magendie氏孔)為其高點。它在兩側與小腦橋腦角池、在下方與椎管內的蛛網膜下腔相連。
小腦延髓池的大小各人略有不同,其深處達1.5~2.O cm,橫徑約5~6cm。
池中的軟腦膜纖維素較他處稀疏。在扁桃體內側有迂曲的小腦后下動脈(即小腦下動脈)繞過。
延髓上接橋腦,下續(xù)脊髓,是腦干的下部分,它既是腦與脊髓之間上行下達的神經束必經之處,也足后組顱神經的神經根的集中處,司理呼吸、循環(huán)(低級)的中樞電位也位于延髓之內。
(三)大腦鐮下的局部解剖
大腦鐮位于矢狀面。呈鐮刀狀,前部較窄,固定于篩骨雞冠上,后部較寬,固定于枕內粗隆和小腦幕上。深人大腦縱裂,其下緣為游離緣。前2/3與胼胝體有一定距離,后1/3與肼胝體接近。
在大腦鐮下緣前2/3的兩側從前向后為兩側部分額葉的內側面與扣帶回,還有大腦前動脈分布在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分支。
總結:經過上述的講解,現在大家對腦疝有了新的認識吧,知道了它的病因也知道了腦疝的好發(fā)部位,還知道了腦疝的分類,在生活當中,患者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要注意什么不能吃,如果大家還想了解腦疝,請閱讀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