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古沙陣干戈,將帥奮命于前,士卒吶喊于后;以揮戟、戈、矛、刃、午刀、槍、錘、劍而攻之;以強(qiáng)弩利鏃,擂木炮石而御之。然雖強(qiáng)師利刃,無運(yùn)籌帷幄之策,決勝千里之略,莫可收全豹爾。
象戰(zhàn)與諸子席地為戲,酷嗜于士、夫、耕、井、諸儒方野。其奧妙之微,神化之測,與烽火干戈雷同。老友山野居士,入其風(fēng)塵數(shù)周秋,晚歲梓(授?)余年卷,略言各類干戈術(shù)。小道獲之視珍,非之[云?)飽入私囊,然布化之力寥寥。歲首梓之百卷,亦廣布于友。 一松山野居士原卷,共四百拾陸首:列車類叁拾陸首, 炮類壹佰零捌首,馬類柒拾貳首, 兵類短篇貳百首。
小道增補(bǔ): 車類陸首, 炮類壹拾貳首, 馬類叁首,共增貳拾壹首。
末有跋語:山野居士原卷于至正天宿年(1343年)成之,小道洪武巳年獲之。然風(fēng)塵中,干戈烽煙,布化力寥[寥],小道機(jī)遇,觀研智拙,于洪武亥年(1383)梓之,普布于友。一松。
中國象棋古棋譜
五、《百變象棋譜》
明祖龍氏編。嘉靖元年(1522年)刊印。目前所存早的版本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刊本。分勝、和兩集。有簡短殘局70局,計(jì)勝局8局,和局62局。記譜僅用文字說明,不采用行格位置方法。如“車進(jìn)將,馬河界,象走邊”等。具有早期象棋殘局和記錄方法的特色。清朝康熙及乾隆年間,都曾先后翻印,翻印本除序文有所修改外,其余都和明本一樣。“夢入神機(jī)”的全本既不能見到,如果這一個(gè)版本可靠的話。那么這是現(xiàn)存象棋譜中早和完整的版本了。1984年有整理本出版。
《百變象棋譜》是木刻本,書長約二十一厘米,寬約十三厘米(由于不同版本,略有差異,翻印本一般略小一些,這里以明嘉靖本為準(zhǔn)),絲線裝訂,除封面、封底和扉頁外,內(nèi)芯三十七張,對折成頁,每頁兩面,全書共分三個(gè)部分。
(一)版藏始康紫霞村,扉頁中間直書“百變象棋譜”五個(gè)大字,框外上楣從右到左橫書“翻刻必究”四字,右上角有“新增異樣形勢,秘傳神妙著法”十二字,分兩行直書,左下角有“舉手便知”四字;
(二)開始兩頁是“家藏棋譜序”,字體多數(shù)為行書,其中也夾雜少量草書(序文另列),序者、編者等姓氏,則是楷書,中縫上部印有“家藏棋譜”四字,無頁碼;
(三)一至三十五頁共有棋局70局,每面一局,下半面為棋圖,上半面的右上角橫書局名,其余部分直書著法,每行一般為三著,對于較復(fù)雜的棋局,也有四著、五著,甚至六著,并不一致,而且只列正著,不列變著。上楣空白較多,似系留作批注之用。在中縫的上部印有“象棋譜”三字,下部是頁碼編號,順序?yàn)橐恢寥?,中部魚尾下印有“勝集”與“和集”之分,全書共七十局,其中勝局只有八局(是一至四局、十五至十八局),其余均為和局。
該譜與常見的一般殘排局古譜存在著某些大同小異之處,現(xiàn)分述如下。
一、棋盤。線格同一般殘排局古譜一樣,但“炮位”與“兵(卒)位”沒有刻印標(biāo)志。中間空白處左首橫印一“界”字,右首橫印一“河”字,用來標(biāo)明“楚河漢界”。
二、棋圖。紅方在上,黑方在下,與一般殘排局古譜相反。
三、棋子。紅棋是黑底白字,用陰文刻印;黑棋是白底黑字、黑圈,用陽文劃印,與一般古譜棋子的刻印相反。
四、棋子的兵種。紅方是:將、士、象、車、馬、炮、兵;黑方是:帥、士、相、車、馬、炮、卒。
五、行子記譜方法。它的記譜方法,既不同于王著《梅花譜》那種線路位置,以字代替;又不同于一般棋譜采用線路位置的進(jìn)、退、平。而是用文字說明棋子的動(dòng)作名稱。如:帥下,車進(jìn)將,卒平士角,馬去相,……等,風(fēng)格古樸。
六、圖著排列。著法在上面,棋圖在下面。一般殘排局古譜,棋圖在上面(或前面),著法在下面(或后面)。有些木刻本,圖與著分卷排列,其目的大概是讓讀者先看棋圖,后看著法,與此譜不同。
六、《適情雅趣》
明隆慶四年(1570年)刊出,金陵徐芝(字玉川)精選,會稽陳學(xué)禮(字養(yǎng)真)校正,全書十卷,一至八卷冊為殘局圖式,相傳選自《夢入神機(jī)》,計(jì)550局。每局均用四個(gè)字命名,下附著法提要,如“棄雙車馬炮勝”、“馬掛角雙炮勝”等,都有線索可尋,易于領(lǐng)會。絕大部分是紅先勝,其中卷五及卷六是實(shí)用殘局(卷六為和局),卷七及卷八是以上六卷的著法。九、十兩卷選自《金鵬十八變》,列全局著法,主要介紹順手炮、列手炮的各種變化。另附《棋經(jīng)論》一文,是早期指導(dǎo)象棋實(shí)戰(zhàn)的理論文章。1983年有整理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