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忌補反
錯服了補腎藥也將會造成不好的后果。腎虛忌諱的就是補反。比如明明是腎陰虛的病人,吃了壯陽藥物,會讓腎陰虛的癥狀表現(xiàn)得更強烈。所以,補腎應以調和陰陽為原則。補反會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單一補陽或滋陰,也會使陰陽失衡,損害健康。所以,補腎一定是針對腎虛的人群,在確定了是腎虛后,還要分清是陰虛或陽虛,這對于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補腎、養(yǎng)腎、護腎有所不同
補腎、養(yǎng)腎或是護腎,三者概念上是不同的。補腎是中醫(yī)的治療方法,必然需要服用補腎的中藥;而養(yǎng)腎或護腎是通過日常的飲食、起居、健身的方法保養(yǎng)腎臟。因此,補腎就需要服藥,只要是藥物就有藥性,如養(yǎng)陰填精藥的藥性大多寒涼滋膩,容易損傷陽氣或阻遏陽氣;而溫陽或壯陽藥容易生內熱,或耗損陰精。還有,所有補藥全都會助邪或斂邪。所以,是否應該補腎應遵從醫(yī)囑,而不是任意為之。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對腎的養(yǎng)護,才能增進健康。
補腎養(yǎng)成十個好習慣
一、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yǎng)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二、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yǎng)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qū),用力按揉,可激發(fā)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qū),可緩解腰酸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