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上了疾病,相信每一個人都想要及時進行治療,并且想要用佳的方法進行治療,不是嗎?那當患上皰疹的時候,有什么佳的治療方法呢?如果患上帶狀皰疹的話,則有哪些治療偏方呢?又應該如何飲食護理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治療皰疹的佳偏方
患上皰疹的時候,如果才能好的更快呢?而想要好的更快,則要選擇一個佳的治療方法。那皰疹的佳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1、生大黃20克,黃柏20克,五倍子10克,芒硝10克,達克羅寧0.3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以凡士林調成30%的軟膏外敷患處皮損。
一般用上癥狀就會有所好轉,燒灼刺痛減輕,24小時水泡萎縮,3次開始結痂干枯,平均9天即可治愈。
2、取30克的雄黃以及分別均是10克的五倍子、大黃、冰片和2%的利多卡因10ml。并且將這些藥材進行研磨成粉之后向其中加入200ml的乙醇。做好之后既可以涂抹在患處,每天三到五次即可。
3、明雄黃10克,黃連10克,生大黃10克,冰片5克,凡士林適量。上藥研粉凡士林調膏,先把皰疹點刺出血,然后拔罐,再用藥膏外敷患處,每天一次,7-8天痊愈。
4、明礬,琥珀,冰片,蜈蚣。各等分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以蛋清調敷患處皮損,日數(shù)次,隨干隨擦,一天痛止,7-8天疹消而愈。
5、大黃,黃柏,各等分共研細末。 魚石脂軟膏適量調膏,外敷患處皮損。每日外用一次,平均8天愈。
6、取適量的雄黃以及五倍子、枯礬和黃連,之后并將這些藥材進行研磨成粉后用香油進行調勻后敷在患處??烊旒瓤梢灾斡?,慢十五天可以治愈皰疹。
7、黃連30克,七葉一枝花50克,明雄黃60克,琥珀90克,明礬90克,蜈蚣20條,共研細末裝瓶備用。香油調敷患處皮損,日一次,平均7天內(nèi)治愈。
帶狀皰疹的中藥治療偏方
1.毒瘀并解方
黃芩10~15g,山梔10~15g,莪術10~15g,元胡6~10g,豬苓15~30g。將上藥(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鐘,先將元胡放入,煎20分鐘,再與余藥同煎30分鐘,每劑煎2次,將所得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溫服。服用本方時,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黃芩性味苦寒,清熱解毒,燥濕瀉火,用以為君;山梔為臣,與黃芩共奏清熱解毒之效;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氣止痛,二者為佐藥,共奏疏達氣血之瘀滯而止痛之功效。豬苓利水滲濕,驅邪從小便而走,佐助君藥清熱之功。全方藥簡力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而達消疹止痛之效。
2.活血散瘀湯
桃仁、紅花、丹參、乳香、沒藥、木香、枳殼、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藍根。將上藥用水浸泡30分鐘,煎30分鐘,每劑煎2次,將所得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溫服。服用本方時,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此證多屬毒邪偏盛,雖經(jīng)治療,毒熱未盡或氣陰兩傷致氣滯血瘀。桃仁、紅花、丹參、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殼、延胡索、川楝子行氣止痛;佐以紫草、板藍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氣活血,通絡止痛之功。
3.烏梅丸加減
烏梅30g,附子3g,肉桂2g,細辛2g,干姜3g,黨參18g,當歸9g,黃連6g,黃柏15g,黃芩12g,木香12g,甘草5g。每日1劑,水煎服。
烏梅丸現(xiàn)代多收入驅蛔劑,實為治厥陰病之總方,方劑組成寒熱并用,邪正兼顧,具有扶正祛邪,調和寒熱,止痛除煩等功效。方中黨參、當歸、肉桂、干姜、附子、細辛溫養(yǎng)氣血,理虛止痛;烏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黃連、黃柏、黃芩清熱燥濕,斂浮陽以溫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熱之烈;增以木香行氣調中,既增強止痛效果,還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傷胃,補虛而不呆滯;諸藥合用,可充分發(fā)揮抗炎抗過敏,調節(jié)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熱除,升降復常,氣血調和,腹痛得解。
4.越鞠丸加減方
蒼術10g,生香附15g,撫芎15g,炒梔子6g,神曲10g,厚樸6g,澤瀉10g,枳殼6g。日1劑,水煎服。
本方香附、川芎、厚樸、枳殼行氣止痛,蒼術、澤瀉、梔子祛濕,神曲保護胃氣,諸藥合用,共奏行氣解郁,利濕止痛之功。
5.清解湯
銀花30g,連翹15g,紫花地丁30g,夏枯草30g,大青葉15g,粉丹皮15g,苦參12g,炒側柏30g,炒荊芥12g,炒梔子12g,玄參12g,蒲公英30g,水牛角片40片。水煎服,日1劑。加減應用加服紫血丹,每次1支,日2次。
銀花、連翹、大青葉等清熱解毒,佐以粉丹皮、苦參、玄參等清熱涼血而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