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觀寒熱
陰虛者,怕熱,出熱汗,手心煩熱;陽虛者,怕冷,出涼汗,手腳發(fā)涼。
4.觀病痛
陰虛者,腰酸綿綿;陽虛者,腰部冷痛,遇寒加劇。
5.觀面色
陰虛者,兩顴紅赤,眼臉呈絳色;陽虛者,面色青白無光。
預防
腎陽虛的補養(yǎng)原則,在辨證施治的基礎(chǔ)上,可根據(jù)具體類型分別給予不同的藥膳來調(diào)理??捎脺匮a腎陽、滋補腎陰、填補腎精、益氣補腎、補腎固精來進行調(diào)理治療。
辨證施治
腰膝酸軟而痛;男子有萎縮的情況,女子則宮寒不孕;畏寒肢冷,浮腫,腰以下為甚,下肢為甚;面色白,頭目眩暈;面色黧黑無澤、小便頻數(shù),清長,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脈沉弱而遲。
需要指出的是,腎陽、腎陰、腎氣、腎精四者雖有區(qū)別,但密不可分。腎藏先后天之精,腎精化為腎氣,其中對機體有溫煦、激發(fā)、興奮、蒸化、封藏和制約陰寒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陽,亦稱為元陽、真陽、真火;對機體有滋潤、寧靜、成形和抑制過度陽熱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陰,亦稱為元陰、真陰、真水。
腎陽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即氣化過程,促進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轉(zhuǎn)化為能量,使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進程加快,產(chǎn)熱增加,精神振奮;腎陰則抑制或減緩人體的過度的新陳代謝過程,使精血津液轉(zhuǎn)化為能量減少,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進程減慢,產(chǎn)熱相對減少,并使氣聚成形而為精血津液,精神也趨于寧靜內(nèi)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調(diào)節(jié)控制著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和精血津液的代謝過程。
按照中醫(yī)學的陰陽理論,陰陽具有無限可分性,腎藏先后天之精,精屬陰,所以稱陰精,氣屬陽,所以稱陽氣,合稱陰精陽氣。腎精屬陰精,陰精之中又可再分陰陽,其中又可分為陰精中之陽精和陰精中之陰精。陰精中之陽精虧虛時,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憊、易疲勞等癥狀表現(xiàn),陰精中之陰精虧虛時有腰膝酸軟、足跟痛、口干舌燥、消渴、失眠多夢等癥狀表現(xiàn)。
陰精中之陽精虧虛時多與腎陽虛關(guān)系密切,陰精中之陰精虧虛時多與腎陰虛關(guān)系密切。所以腎陽虛時除了有畏寒怕冷等表現(xiàn)外常伴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憊、易疲勞等癥狀,腎陰虛時除了有陰虛燥熱等表現(xiàn)外常伴有腰膝酸軟、足跟痛、口干舌燥、消渴等癥狀。
中海龍、蛤蚧、鹿茸、淫羊藿、肉蓯蓉、陽起石、鎖陽、韭菜子、鹿角膠、杜仲、巴戟天、骨碎補、狗脊、仙茅等具有溫腎陽、益陽精(陰精中之陽精)的作用,熟地黃、制首烏、枸杞子、龜甲膠、女貞子等具有滋腎陰、益陰精(陰精中之陰精)的作用,因此對于腎精虧虛要補腎精時要分清陰陽,選擇合適的中藥材進補。
一般腎陽虛對人的影響要比腎陰虛大,人體內(nèi)陽主陰從,陰陽互根。腎陽虛和腎陰虛不是截然分開的,在臨床上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虛損到一定程度往往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因此腎陽虛時間長了會有腎陰虛癥狀,所以在補腎陽的時一定要兼補腎陰,做到陰中求陽;而在補腎陰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只用補腎陰的藥物。
結(jié)語:看了上面的內(nèi)容,大家是不是對腎陽虛這種疾病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呢,對腎陽虛的防治措施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腎臟是我們重要的器官,出現(xiàn)了問題會令我們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傷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