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因素
1、引起腕管容積減小的因素
如Colles股骨頭壞死、Smith股骨頭壞死、舟骨股骨頭壞死及月骨脫位后畸形愈合,以及肢端肥大癥等。
2、引起腕管內(nèi)容物增加的因素
如脂肪瘤、纖維瘤、腱鞘囊腫、腕管內(nèi)肌肉位置異常指淺屈肌肌腹過低、蚓狀肌肌腹過高、非特異性滑膜炎、血腫。
二、全身性因素
1、引起神經(jīng)變性的因素
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風等。
2、改變體液平衡的因素
如妊娠、口服避孕藥、長期血液透析、甲狀腺功能低下。
三、姿勢因素
用腕過度勞動者,如計算機操作人員、扶拐杖走路的殘疾人,手指及腕關(guān)節(jié)反復屈伸。經(jīng)過對77例截癱患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中有38例占49%患有腕管綜合征。
預防鼠標手的幾種方法
1、鍵盤應放置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避免把鍵盤斜擺在一邊,以與肘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鼠標,可以預防腕管受到過度牽拉;好選用弧度較大、接觸面較寬、有助于力分散的鼠標。
2、手腕盡可能平放姿勢操作鍵盤,既不彎曲又不下垂;打字時要正對著鍵盤,否則容易引起手腕過度緊繃。
3、肘部工作角度應大于90度,以避免肘內(nèi)正中神經(jīng)受壓。
4、坐時要注意挺胸,不要含胸駝背,背部好緊靠在椅背上。雙腿不要交叉或蹺二郎腿,以免使血液循環(huán)受阻,影響局部血液供應。
5、確保使用鼠標時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懸空,移動鼠標時盡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坐姿挺直并好使用背墊,應坐硬椅后背緊靠椅背,雙腳應平放地面或腳墊上。
6、顯示屏放置在身體前面的高度以不使頭部上下移動為宜,當坐正之后,雙眼應與屏幕處于平行直線上,確保顯示屏的亮度適中。
7、操作鼠標30分鐘,即應該休息片刻。工作期間經(jīng)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緩慢彎曲手腕,每小時反復做10秒鐘;也可每小時持續(xù)做10秒鐘的握拳活動。
8、前臂和肘部應盡量貼近身體,并盡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標時身向前傾。
9、使用快捷鍵等小技巧,左右手替換著使用鼠標,使用靈活輕快的鼠標,筆記本和臺式機換著用等也是權(quán)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