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甘淡,平。
《別錄》:"平。"
《藥性論》:"味甘,無毒。"
《藥品化義》:"味甘淡,性微溫。"
【歸經】入心、脾經。
《藥品化義》:"入心、脾二經。"
《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大陰脾經。"
《要藥分劑》:"入心經,兼入肝經。"
【功能主治】寧心,安神,利水。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別錄》:"療風眩,風虛,五勞,口干。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養(yǎng)精神。"
《藥性論》:"主驚癇,安神定志,補勞乏;主心下急痛堅滿,小腸不利。"
《本草再新》:"治心虛氣短,健脾利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總結: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茯神的功效和作用到底有哪些了吧。茯神與茯苓的區(qū)別就在于對于藥效上,有弱有強的比較是我們所應了解的,也幫助我們在選擇的同時更好的選擇有效的藥。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