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利濕
白鮮皮昧苦、性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故可用于因濕熱而致各種病癥。
《本草綱目》:“白鮮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為諸黃風痹要藥。”
祛風燥濕
《本草原始》:“白鮮皮入肺經(jīng),故能祛風,入小腸經(jīng),故能去濕。夫風濕既除,則血氣自活而熱亦去。”
其它作用
白鮮堿、茵芋堿及崖椒堿的混合物能降低腎上腺素對豚鼠精囊的作用。
茵芋堿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動物血壓進行性下降。
茵芋堿能提高橫紋肌的張力,加強脊髓反射的興奮性,葫蘆巴堿藥理活性弱,但早年有報告其在神經(jīng)肌肉標本能降低神經(jīng)的時值,對肌肉的時值則先降低后增加。
此外,葫蘆巴堿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長31%。
白鮮皮的藥理作用
1、抑制免疫、抗變態(tài)反應和抗炎
對體液免疫有抑制作用,對抗體生成細胞的增殖和循環(huán)抗體的生成均有抑制作用。
并且在抑制免疫的同時,不導致脾臟萎縮。
可顯著抑制致敏T淋巴細胞釋放淋巴因子。
顯著抑制小鼠接觸性皮炎和繅Ⅳ型變態(tài)反應以及遲發(fā)型超敏反應。
對非特異性炎癥和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2、抗癌
本品有抗癌作用,能抑制腫瘤細胞的核酸代謝。
使動物腫瘤細胞明顯壞死,瘤體縮小,有大量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包圍腫瘤細胞。
白鮮堿、胡蘆巴堿、梣酮和揮發(fā)油為抗癌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