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抗腫瘤作用
白果槲寄生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多糖、脂類及糖蛋白,具有直接的細胞抑制作用。
體內(nèi)及體外均證明槲寄生對惡性腫瘤有著其他細胞抑制劑起不到的特殊作用,其抗腫瘤作用比環(huán)磷酰胺要強10的數(shù)次方倍。
在小鼠體內(nèi)研究槲寄生蛋白對腫瘤有預防作用,并且對胸腺生成也有刺激作用。
用亞毒性劑量iv或ip,對200只小鼠解剖檢查,結果脾和胸腺細胞是一種有意義的增殖。
槲寄生蛋白質(zhì)能抑制遷移的腫瘤細胞,在腫瘤細胞遷移之前進行預防性注射是有效的。
從槲寄生分離出多種蛋白質(zhì)成分,并且很小的劑量即表現(xiàn)出抗癌活性,它們對腫瘤抑制作用與其毒性無關,而且變性作用十分弱的蛋白質(zhì)也有抗癌作用。
抗癌機制是干擾細胞遺傳信息,表現(xiàn)出對DNA水平選擇性抑制作用,對惡性HeLa細胞、良性羊膜細胞有特效。
槲寄生具有對小鼠抗體形成和對SRPC誘發(fā)遲發(fā)型過敏反應的佐劑作用。
此植物汁能夠刺激MPS和誘發(fā)炎癥反應,后者可能是對癌的免疫療法的重要機制。
槲寄生治療癌癥的適應癥很廣,不但適用于癌前狀態(tài),而且還適用于預防術后復發(fā),對治療乳腺癌術后療效跟隨觀察,治療組319例,對照組253例。
結果表明
治療組各方面改善明顯,5年后可與世界文獻中好的結果相比,10年后仍高于平均水平。
此外,還適用于不能手術的晚期腫瘤。
可延長生命,改善病人的一般癥狀,明顯緩解疼痛,緩解病程,甚至對極嚴重的病例也很少需要常規(guī)地使用止痛藥。
此外,對胃癌、腸癌、肺癌術后均提高生存率。
對Ⅲ期卵巢癌、直腸癌晚期、結腸癌、膀胱癌有很好療效。
槲寄生總堿也具有抗腫瘤作用,槲寄生總堿除了對動物移植性腫瘤原發(fā)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外,還具有較明顯的抑制腫瘤細胞轉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