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及分布
1、王錦蛇
體粗狀,全長2m左右。全身黑色,雜以黃色花斑,形似菜花,體前部有若干黃色橫紋,頭背棕黃色,鱗緣黑色,散以黑色斑,在尾下形成黑色縱紋。
眶前鱗1,其下方常有1-2枚小鱗,眶后鱗2(3),顳鱗2(3、1)+3(2、4),上唇鱗3-2-3式,背鱗23(25)-23(21)-19(17)行,除外1-2行平滑,余均具強棱,腹鱗203-224,肛鱗2分,尾下鱗69-102對。
2、紅點錦蛇
半水棲蛇類,全長約1m。體背面淡紅褐色,具4條深棕色縱紋,直達尾末端,在體前段或斷或續(xù),頭部有三道深棕色⊥形斑,腹面黃棕色,密布黑色方斑,腹鱗外側(cè)與背鱗交界處有不規(guī)則的黑點,尾腹面正中具黑縱紋,或無斑。眶前鱗1,眶后鱗2,顳鱗2(1、3)+3(2、1),上唇鱗2-2-3式,或3、2、3(2、2、2)式。背鱗平滑,21(19-23)-21(19)-17(15)行,腹鱗162-186,肛鱗2分,尾下鱗47-64對。
3、黑眉錦蛇
棲于高山及平原地區(qū)。性活撥,動作迅速。以其他蛇類為食,甚至吃自己的小蛇。亦食鳥類的蛋及鼠類。有奇臭,無毒。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4、錦蛇
全長可達1.8米。頭部比頸部稍大。
吻鱗寬大于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鼻間鱗長寬略相等。
前額鱗寬大于長,兩鱗間的縫合線比鼻間鱗長。
額鱗前方稍寬于后方。顱頂鱗寬大。前鼻鱗狹長,后鼻鱗寬廣,鼻孔大,位于2鼻鱗之間而稍向后。眼前鱗2片,有時3片,極少為1片。眼后鱗2片。
前顳鱗2片,狹長,偶有3片者。后顳鱗3片,短而寬。
上唇鱗8片,第4、5兩片入眼,第7片大。頰鱗1片,偶有2片者。下唇鱗10片。
前5片與前頦鱗相接。前頦鱗比后頦鱗大。體鱗23~23~19行,除外1、2行鱗列光滑外,余都起棱。
腹鱗215~226片,肛鱗2裂,尾下鱗84~101對。
體背面及頭部的鱗片四周黑色,中央黃色,體之前半部有30條左右較明顯的黃色橫斜斑紋,至體后半部消失,只在鱗片中央有黃斑。腹面黃色,有黑色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