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的臨床應用
1、桑葉能疏散風熱,解表清熱,養(yǎng)陰生津,桑椹能滋陰養(yǎng)血,補虛潤燥,桑根白皮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桑枝能通經(jīng)活絡,除痹止痛,而桑樹燒成的灰叫桑柴灰。
也能用于治療目赤腫痛、青盲、身面水腫,坐臥不得、白癜風、頭風白屑、大麻風等病證。(于智敏:《糖尿病百藥效用奇觀——談桑葉》)
2、多用于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較輕的發(fā)熱、咳嗽、眼赤(如感冒),常與菊花、連翹等配伍,如桑菊飲,為辛涼輕劑。
3、用于治療肺熱和風熱咳嗽,尤其適用于燥咳、干咳,常配枇杷葉、麥冬、沙參等。
4、配黑芝麻用于治療肝、腎陰虛的頭眩、眼花、頭痛,可明目醒腦。再加配丹皮、丹參,用于治療偏頭痛。多為制丸服食。
禁忌
桑椹為桑樹的果穗,可入藥。
桑椹含維生素、胡蘿卜素、揮發(fā)油、胰蛋白酶抑制物等,后者為主要有毒成分。食用不當可致中毒。
毒性
桑椹所含的揮發(fā)油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腸道內(nèi)的多種消化酶,特別是對胰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較強,使其不能破壞C型產(chǎn)氣莢膜桿菌B毒素,可致出血性腸炎。
中毒表現(xiàn)
進食桑椹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無力、劇烈腹痛和腹瀉,可出現(xiàn)血性便、血壓下降、休克等。嚴重者致死。
緊急處理
立即手法或藥物催吐,催吐后可給患者口服活性炭50g。
出現(xiàn)劇烈腹痛、腹瀉,特別是有血性便者要及時到醫(yī)院診治。
中毒預防
少食生桑椹或鹽漬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