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痔瘡的秘方
痔瘡發(fā)作時(shí),多現(xiàn)肛門墜痛或痔核紅腫劇痛,或便時(shí)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熱象。本病病因多由素積濕熱嗜食炙煸、辛辣之晶,或過飲酒漿而致濕熱內(nèi)蘊(yùn),而濕熱瘀滯即可導(dǎo)致痔瘡的發(fā)作。臨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于痔瘡。
方二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xì)末,用麻油調(diào)勻,擦患處。
本方適用于濕熱而致痔瘡。
方三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方四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cè)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
方六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于《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于痔瘡。
方七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xì)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類編朱氏集驗(yàn)方》,治痔瘡。
方八
生豆腐渣,鍋內(nèi)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
本方源于《危氏方》,適用于血痔。
方九
遇隆堂御痔清痔瘡膏,每支3g,每日一支,
本方主治各類痔瘡。
方十
南皿籽10印克。
加水煎煮,趁熱熏肛門,每日少2次,連熏數(shù)天即愈,熏藥期間禁食魚類發(fā)物。
本方對內(nèi)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