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自己家的路上,我品味著父親的話,不禁想起了一些往事。
父親年輕的時候,是個很要強的人。他雖然沒有得過什么了不起的大獎,但本單位的各種獎勵幾乎年年不斷。我愿意父親得獎,因為鋼筆和日記本之類的獎品常常歸于我們。有一天我對父親說:“您好好工作,多給我們得點獎品。”父親平靜地說:“好好工作對,但目的不能是為了多得獎品。得到獎品應(yīng)該努力工作,得不到獎品也應(yīng)該努力工作。”得之泰然,失之淡然,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爭執(zhí)”心態(tài)。
父親在住房沒有改革之前,有過6次調(diào)整住房的機會。從條件較差的住房調(diào)到條件較好的住房,全家人皆大歡喜。但其中有一次,是從條件很好的住房調(diào)到條件很差的住房。我們兄弟姐妹想不通,父親開導(dǎo)我們說:“同住房條件更差的人相比,我們就可以想通了。”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標準,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計較”心態(tài)。
“文化大革命”之后,單位給父親補了一些工資。錢雖不多,但父母還是將其平分給了幾個孩子。后來,我們兄弟姐妹的工資都比父母高,可無論是哪個孩子給錢,父母都堅決不要。在父親做了心臟支架手術(shù)和母親做了乳腺癌手術(shù)之后,在養(yǎng)老金不充足的情況下,父母還是堅持用自己省吃儉用、為數(shù)不多的存款。父親常說:“錢,夠花就行了。我們多少還有一點過河錢,用不著你們的。即使留下你們的錢,將來也要分回去。”粗茶淡飯,知足常樂,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奢求”心態(tài)。
其實,父親的心態(tài)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他沒說,那就是“不懈怠”。盡管父親把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但卻—直在努力地過好每一天。他在日常生活中,起床、散步、看報、讀書、寫字、睡覺以及對待疾病等,都像個剛強的軍人。他穿衣吃飯,從不挑揀:晚上垂覺前,總是把衣服整理得規(guī)規(guī)矩矩,然后擺放好:一切物品都放得井井有條,就連每人衣服口袋里放了什么,都心中有數(shù),了如指掌:自己能干的事情:絕不讓別人幫忙……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懈怠”心態(tài)。
好心態(tài)就是好的保健醫(yī)。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換句話說,就是:用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難怪老爸能健康長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