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肌內(nèi)注射適于對組織無刺激性的藥物。肌注宜深,以利藥液吸收。
3.口暖口服藥須裝入膠囊或制成腸溶劑,以減輕藥物對胃粘膜的刺激,并防止藥物被胃酸破壞。氮芥副作用大,宜睡前給藥,并與非那根和碳酸氫鈉同服。
4.腔內(nèi)注藥主要用于癌性胸、腹水、心包積液、膀胱癌等:注藥后協(xié)助病人更換體位,使藥液充分擴散至腔內(nèi)各個部位。
5.動脈插管適用于某些晚期不宜手術(shù)或復發(fā)局限性腫瘤,藥物直接注入供應腫瘤的動脈,以達到提高腫瘤局部藥物的濃度和減輕全身性毒性反應。
6.其他在腫瘤內(nèi)注藥,或?qū)⑺幬镏瞥捎透嗤庥谩?/p>
腫瘤化療的毒性反應和護理
現(xiàn)用于臨床腫瘤藥物有60余種,但多數(shù)缺少選擇性抑制腫瘤的作用,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都有影響。并在出現(xiàn)療效的同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應。因此,護士應了解病人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及各種藥物的作用原理、用法和毒性反應,按時、準確、安全給藥,并密切觀察用藥后的反應,提高腫瘤護理水平。
1.組織壞死有些抗腫瘤藥物對局部組織有強烈刺激作用,如不慎注入皮下,可引起組織壞死、劇痛,甚至經(jīng)久不愈。
(1)熟知抗腫瘤藥物的刺激性:①強刺激性藥物有:氮芥、長春花堿、長春新堿、絲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更生霉素、抗癌舒等。②一般刺激性藥物:環(huán)磷酰胺、卡氮芥、氟尿嘧啶、順鉑。③無刺激性藥物:塞替派、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爭光霉素。
(2)做好病人的解釋工作,著重指出藥物的刺激性,注藥時如有疼痛或異常感覺,應立即報告護士,不可勉強忍受,以免造成組織壞死。
(3)對強刺激性藥物宜用前臂的靜脈,忌在手背及腕部注藥,以免藥液外漏損傷肌腱、韌帶致殘。
(4)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shù),切勿將靜脈穿透。
(5)防止化療藥液外漏:①藥液稀釋排氣后更換小針頭,不再排氣,以免針身粘上藥液帶入皮下。②注藥前再次檢查回血,確認針頭在靜脈血管內(nèi)。注藥時如有可疑,需回抽注射器,檢查有無回血。③注藥完畢,抽取少許回血并保持注射器內(nèi)一定的負壓再拔針頭。④壓迫穿刺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