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之道 換季養(yǎng)生方法
陽虛體質 紅棗煮粥
冬春換季之后,陽氣升發(fā),人們的腠理漸漸疏松開泄,新陳代謝逐漸趨于旺盛,不少陽虛體質者冬季由于有厚厚的衣物防護,不至于陽氣耗散過多;但春季溫度漸高,衣物減少,出汗增多,反而容易損耗陽氣。此時需要通過食療等途徑來扶助正氣,升發(fā)陽氣,以供給機體所需的能量。
陽虛體質者手腳冰涼,腸胃也不甚好,應多補充扶陽食物。想要扶好陽,可在早餐時適量補充些大棗、桂圓等。我國營養(yǎng)學界泰斗、得享百歲高齡的鄭集教授便有早上吃五顆紅棗、三顆桂圓和十五粒枸杞的習慣。紅棗除溫補陽氣外,還有養(yǎng)血的作用,大家煮粥的時候放3~7顆紅棗便是較好的補陽食療方。
氣虛體質 艾灸熏穴
一些人到了冬春換季的時候就容易感冒,還有一個特點很有意思:感冒后無論按風寒感冒還是燥邪感冒治,癥狀都不見減輕。這種情況就要請資深醫(yī)師診療,看是不是因為氣虛導致的感冒。
中醫(yī)認為,氣虛體質者體力和精力都明顯缺乏,稍微活動一下或工作后都有疲乏不適的感覺,現(xiàn)代醫(yī)學將這種情況歸于亞健康的范疇。氣虛體質者免疫力和抵抗力明顯低于身體健康的人,他們往往少氣懶言、語聲低微、乏力疲倦、常出虛汗,感冒也不足為奇。
上述人群平時不妨試試艾灸療法。艾灸可以補氣養(yǎng)血,又可以梳理氣機,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對于氣虛體質者,不妨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用艾灸熏足三里、關元等補虛益氣的穴位。艾灸保健雖然效果不錯,但有些疾病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癥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或在飯后立即施灸,也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氣郁體質 飲玫瑰花茶
抑郁癥在春季發(fā)病率高,因為春季是陽氣升發(fā)的季節(jié),如果不能及時疏解抑郁,促進人體陽氣的正常發(fā)散,氣郁體質的患者很容易罹患抑郁癥或出現(xiàn)抑郁情緒。氣郁體質的人容易發(fā)一些無名火,沉默寡言,遇事心煩易怒,從而導致肝郁氣滯及肝火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