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眠藥雖能使人入睡,但第二天藥后的副作用,反倒對人身心不利。
11、飲食調(diào)理
晚餐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的飲食為宜,盡量少吃難消化或油膩有刺激味的食物。
日常飲食上適量選食一些有助于神經(jīng)功能的食品,如河魚、海魚、牡蠣、蝦、葵花籽、大棗、豬肝、豬腰、核桃、花生、蘋果、蘑菇、豌豆、牛奶等。
無論太飽或者太餓都會影響睡眠,饑腸轆轆不得入眠,但吃的太飽也會難以入睡,中醫(yī)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說,晚餐七八成飽即可。
睡前2小時應(yīng)盡量避免飲用酒,咖啡,茶,可樂等刺激性飲料,以免因精神興奮或尿頻影響正常的睡眠。
不少人認為飲酒有助睡眠,雖然酒后容易入睡,睡眠卻不易持久,醒后很難再入睡。
13、睡覺前洗個澡
洗澡可以提高體溫,使人困倦。水溫以37℃—40℃為宜,超過40℃會加快心跳、刺激交感神經(jīng),使人過于興奮,難以入睡。
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人在體溫下降時容易入睡,而入浴后體溫會有所上升,所以好出浴后先稍事間隔,待體溫下降后再就寢。
14、上床即睡
要按時睡覺,一般晚上不要超過11點,上床就關(guān)燈睡覺。對于容易失眠的人來說,應(yīng)在有睡意的時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結(jié)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只會加重心理壓力。
如果半個小時還不能入睡,好不戀床,不必躺在床上暗自神傷,不要勉強入睡,起來干點事如看書或看電視,讀一些輕松的書,聽點舒緩的音樂,待有睡意時再上床
15、適宜的按摩也有助睡眠
(1)按摩穴位法
取涌泉、太溪、失眠三穴,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鐘。如果結(jié)合溫水洗足后按掐效果更佳。 太溪穴:位于內(nèi)踝骨后緣與跟腱的中點。失眠穴:位于內(nèi)踝骨與外踝骨連線,在腳底的中點。涌泉穴:位于前腳掌1/3之處凹陷中。
(2)摩擦涌泉穴
當(dāng)你躺在被窩里難以入睡時,將一只腳的腳心放在另一只腳的大拇趾上,做來回摩擦的動作,直到腳心發(fā)熱,再換另一只腳。這樣交替進行,你的大腦注意力集中在腳部,時間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長期堅持,還能起到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