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在古代有著象征意義,早餐為天食,人要遵從天意,早餐不僅要吃,還要吃得好;午餐是人食,人們?nèi)粘龆?,中午時體力耗散,吃飯是符合自然定律的;晚餐為鬼食,陰氣漸盛,陽氣較弱,日出而息,既沒有必要吃,也不能和鬼搶食。故而,從秦漢時期開始,不吃晚餐就是固定的習俗。就此來看,過午不食從源頭上講,無疑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過午不食有科學依據(jù)嗎?
起源于迷信,但并非沒有合理性依據(jù),至少它和人的壽命會有一定的關(guān)系。歷史學家們考證過我國歷代人的平均壽命,其中秦漢時期人的平均壽命是49歲,屬于封建社會人均壽命最高的朝代。自宋朝以后,人均壽命持續(xù)下降,宋金時期只有41歲,清朝更低至31歲。而一日三餐的起源,正是在宋朝。盡管壽命和各方面的因素都有關(guān)系,可飲食習慣的改變,則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
一項對小鼠的實驗,也證明了減少小鼠的食量,對其壽命是有影響的。研究者對患有衰老問題的小鼠進行研究,在減少每日30%的食量后,壽命從4到6個月,居然延長到了一年時間。無獨有偶,來源于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也給出了類似的結(jié)論。
該研究團隊,將900多名測試者的飲食習慣改為了早餐時間在6點半到8點半,在9點半到11點半之間吃午餐,12點半到14點半再吃一頓飯,下午三點以后則拒絕進食。最后得出的結(jié)果是,這些人體內(nèi)的血糖和血壓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免疫力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