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粽
這種以粽葉包入糯米、香菇、花生、蛋黃、豬肉等佐料,口味帶有淡淡竹葉香的肉粽,原本只有端午節(jié)才吃得到,現(xiàn)在幾乎每個夜市都有攤位販賣,是宵夜點心的佳選擇。
臭豆腐
許多人對臭味撲鼻的豆腐往往不敢嘗試,但是一旦入口淺嘗后,便難忘其特殊滋味。搭配酸甜泡菜一同食用,就可嘗到外皮酥脆、內部組織蓬松的特殊口感。
潤餅卷
潤餅卷的餡料相當豐富,包括燙熱的高麗菜、豆芽和蛋絲、紅槽肉、花生粉、糖粉等,以薄薄的春卷皮包成圓柱狀即可,溫熱口感爽脆美味,是個相當受到歡迎的臺灣夜市小吃。
蜜豆冰
臺灣因為地屬亞熱帶,氣候炎熱,所以甜品也特別的發(fā)達;今天要說的是臺中的傳奇—蜜豆冰,蜜豆冰對老臺中人而言有著深厚的感情與回憶,對不少從小吃蜜豆冰長大的朋友,是記憶中念念不忘的味道。
棺材板
虱目魚肚湯,是臺灣大街小巷常見的料理之一,新鮮的魚肚加上些許姜絲、米酒熬煮的魚肚湯,陣陣迷人的香味,清甜的湯頭與軟嫩的魚肚,讓人胃口大開,不需要多余的調味,就是一道美味的料理。而喜歡重口味的人,也可以在品嘗魚肚時,沾上些許的芥末醬油,微微嗆辣的口感,搭配上富含油脂的魚肚,絕對讓您一試上癮!
米臺目
米苔目是閩南語,又叫米篩目,漳州龍海特色小吃,是用米和番薯粉做成的。制作米苔目的工序頗為復雜:先要將米浸泡磨成米漿,然后放進布袋加壓脫水成“飯脆”,將“飯脆”加入番薯粉,揉搓成飯團,再把飯團做成細條狀,放到鍋里煮熟撈起后用冷水沖洗,使之滑嫩。
米苔目加入糖水、刨冰,可以做成冰涼可口的甜品,咸吃則可以用烏醋拌食或放入柴魚熬煮成湯,再加入爆香的作料;像河粉一般熱炒的米苔目很有嚼勁。 米苔目如今是閩南地區(qū)以及臺灣的美食。
香腸
臺灣香腸肉質肥瘦適中,口感嫩滑而且微甜,是臺灣一道的美食,食用時可以用烤,蒸或煎的方式,是適合各種場合的休閑肉類食品。在高雄有一種吃法,是將香腸夾在糯米腸里,再加上一些蒜片。吃起來特別有臺灣高雄人的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