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是祠堂祭,這種祠堂祭,也稱廟祭。這種祭祀是宗族的人共同聚會。有的地方把祠堂祭,叫做“清明會”,或叫“吃清明”。這種祭祀活動一般都在家譜和祠堂里進行。每年在族人內(nèi)輪流推選出一人為“墳頭”,由“墳頭”組織安排祠堂祭祀的各項活動。在祭祀儀式結(jié)束后,由族長主持共商族內(nèi)大事,申誡族法家規(guī)。家譜(祠堂)是什么?家譜其實就是一個緬懷先人,接受傳統(tǒng)教育的地方。
在祠堂祭祀中,講述祖先的功德,要后人知恩,感恩,報恩。感恩先輩的恩德,啟蒙后代。還要大力宣揚家道家風,做父母的要示范家風,做子女的要繼承家風,孫輩要順受家風,兄弟姐妹要競相傳承家風。后一項,就是大家聚餐。榆中一帶的人,把這種在詞堂的聚餐,叫做“吃清明”。
而西固,紅古,永登一帶,不是在家譜里聚餐,而是“抓份子”。所謂“抓份子”,即是將家譜里獻上的豬羊三牲,由“墳頭”把它按族內(nèi)人丁的多少,搭成“份子”,以排名的前后順序,不挑不揀,每個人丁抓一份,帶回家去食用。抓份子多的人家,自然就是人丁興旺的人家。
這種一年一度的上墳掃墓活動,實際上就是一次生命倫理及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清明掃墓,親情加厚。清明上墳祭祖不僅是一種民俗,而且還能密切家族親情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通過清明掃墓的活動,慎終追遠,充分汲取“孝道”文化的正能量。使孝道文化更加發(fā)場廣大。這種優(yōu)秀的孝道傳統(tǒng)文化,它是一種無形的,潛在的力量。
它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風俗習慣,道德禮儀等等。
清明長在,孝親感恩的意識長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如今清明掃墓這種民俗已與時代精神相結(jié)合,掃暮的方式也在與時俱進。文明祭祖,節(jié)儉掃墓已成為了人們的共識。網(wǎng)上遙祭,上墳獻花等祭祀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并成為新的時尚和風俗。
清明供品來頭不小
專家表示,清明節(jié)習俗不少,包括掃墓祭祖、踏青賞菊、喝雄黃酒等,有廈門特色的就是做薄餅、吃薄餅。薄餅餡料里要放新鮮海蠣、豆干、胡蘿卜絲、高麗菜、春筍絲、芹菜,燜煮大半個小時,包卷時還要放入貢糖、海苔、香菜。一家人吃薄餅,往往要兩口大鍋才夠煮餡料。而清明粿不僅美味,對治療胃潰瘍、慢性氣管炎、咳嗽、風濕也有好處。
關(guān)于薄餅還有典故。據(jù)了解,古時候的春祭都在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這一天專吃冷食,在廈門就逐漸發(fā)展為清明包薄餅吃。傳說薄餅是廈門人發(fā)明的。明代嘉靖年間,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將其女兒嫁給了金門蔡厝人蔡復一(那時,金門屬同安縣管轄)。后來,蔡復一官至總督云貴湖廣軍務兼貴州巡撫,公務繁忙,經(jīng)常廢寢忘食。蔡夫人害怕丈夫健康受影響,就將魚、肉、蝦、菜、筍、豆等用微火燉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頭,讓他邊吃邊辦公,被稱為“婆餅”,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薄餅”。
結(jié)語:都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但是很多的人還是想回到家鄉(xiāng)緬懷一下故去的親人。清明節(jié)有很多的習俗,不同的區(qū)域不同的人文風俗,相信上述介紹的這些清明節(jié)的習俗能夠幫助大家哦!不久之后就清明節(jié)啦,大家可以去郊外踏青掃墓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