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體可分為五大類,碳腿軟,硬尾漂,竹腿軟,硬尾漂,鋼腿硬尾漂和超長形漂,而其款式又有,長短碳腿長身漂,長短碳腿短身漂,{其漂尾也有長斷的},竹腿軟,硬尾漂,以及鋼腿,超長腿…….等等.
不同的型狀的浮漂,其都有著不同的性能與不同的用途,如挑選的漂是用在休閑垂釣的,追求性能也不是太高的,有若干支自己能讀懂了的浮漂就已足夠了,而在競技中,都會有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魚情,每種漂型都有其不同的用途.
碳腿軟尾漂,其性能在水中穩(wěn)定性好,抗風強,漂信比較真實,下頓信號好,通常在競技比賽中用來垂釣猾魚.
碳腿硬尾漂,其性能下水翻身稍慢,但下頓動作及快,漂信明顯,準確,是搓餌,拉餌用于底部垂釣混合魚.
竹腿短身硬尾漂,其性能下水翻身快,漂信好,在競技中常用來水皮釣,打快魚用.
竹腿長身硬尾漂, 其性能下水翻身快,漂信特強在競技比賽中常用來浮釣.
鋼腿硬尾漂, 其性能下水翻身特快,穩(wěn)定性特強,漂信扎實,下頓動作好,截口強,常用來底部垂釣混合魚.
還有一種特長碳腿漂,漂尾也長,長度多在40----65厘米,其性能下頓動作特好,抗風能力及強,至使在大風大浪中也能穩(wěn)定如山,在競技中,因其浮漂長,在水中可減少了主線與漂腿之間的角度,從而可比使用其它浮漂伸出釣位一大截, 常用來底部垂釣混合魚.底釣用.
選好了漂,有魚釣了,要想能釣好魚,就必需要調好漂,首先要拋開世俗的觀念,傳統(tǒng)的釣法都已漸漸被競技人所遺忘,取而代之的是臺釣,也叫懸浮釣.
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空鉤調漂,都要在雙鉤不觸底的狀態(tài)下進行調試,如要是鉤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 初學者尤其要注意這一點,也是走出傳統(tǒng)釣關鍵的一步.
雙餌調漂:這是容易懂的一種調漂,當然,在調漂之前,首先要確定你搓的餌團基本一致,然后掛雙餌半水調試,剛下水時,浮漂會受魚餌的重量慢慢下沉,直到漂尾完全沉沒,調試時,只要慢慢剪去鉛皮的重量,直到漂尾露出你要的釣目{一目,二目或是三目}。
如調幾釣幾,此時的漂像是靈敏的,但要顧慮到我們搓的餌團是不是大小都一致,而餌團在下水的過程中也會霧化一些重量,調幾釣幾就會雙餌離地,為了能避免此問題。
如帶雙餌調一目的,就可以釣二目.三目,甚至還可以釣到五目,六目,只要你喜歡,可直釣到鉛墜落地成傳統(tǒng)釣,只要有漂信,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單鉤調漂,在調試時只用一支空鉤,調幾釣幾,先忽略一只鉤的重量,調好后再換上垂釣鉤組,釣的時候讓漂尾露出水面調的釣目,此時,底鉤肯定臥底,上鉤也剛好觸地,此調法簡單實用.
單餌調漂,首先空鉤不到底,{掛上一顆餌團,要求調試的餌團霧化慢},在下水時,浮漂會受餌團的重量慢慢沉沒,調試時,只要慢慢剪去鉛皮的重量, 直到漂尾露出你要的釣目{一目,二目或是三目},調好后掛上雙餌再拋至釣區(qū)。
浮漂一定會隨著雙餌的重量緩慢沉沒,然后再將浮漂向上移動,一直到漂尾露出水面{一目,二目,三目}的釣目,這種調漂法絕對保證下餌團到底,而上餌團是懸空的,兩顆餌料的重量即不會因浮漂的浮力不足而沉沒。
更不會因為盲目調幾釣幾而造成浮漂的浮力過大.出現(xiàn)餌團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現(xiàn)像,此調法的目的是讓餌團的重量一半讓浮漂的浮力懸掛,讓另一半的重量由底來乘托,此法的調試是眾多調漂法中為科學的一種.
結語:很多朋友都喜歡釣魚,尤其是魚兒上鉤的那一刻,如果是條大魚那就會很開心,以上為大家介紹了那么多釣魚的知識,希望幫助到大家,讓大家每次釣魚都可以滿載而歸,獲得極大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