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冰階
對早期的高山攀登者來說,砍冰階(Step-Cutting)是攀登陡峭冰面和堅硬雪地時,唯一可用的技巧。冰爪發(fā)明之后,登山者比較不需用到砍冰階技術(shù),但是這種需求并沒有全然被消除。登山者依然可能在未攜帶冰爪的情況下碰到冰地,或是冰地只有一小段路,不值得花時間去穿冰爪。另外當冰爪斷裂、登山者受了傷或經(jīng)驗不夠時,都成為采用砍冰階的原因。而即使你穿著冰爪,或許也愿意用冰鎬砍出一個小步階以使腳步更穩(wěn)固,或是當做一個可以休息的小平臺。光是砍出一個舒適的確保用平臺,就足夠成為你對這門技巧好好了解一番的理由。
利用冰鎬的扁頭砍出步階的方法有兩種。你可以以和地面幾乎平行的動作揮砍一陣,做出一個步階來,或是以和冰面垂直的動作挖出一個有如小格洞的步階。如果冰面較軟,冰鎬的鶴嘴在砍出步階方面往往也有輔助之功:只要平順一揮,切入雪面、冰面即可??巢诫A時,務(wù)必要把冰鎬以腕帶連接在手腕上,如此既有助于支撐出力的那只手,又可避免失手的時候把冰鎬給丟了。
常用的砍步階技巧就是揮砍法,在和緩或稍有角度的斜坡上(多30度角)上下?lián)]動冰鎬。如果你正在上山,先以平衡姿勢站好,前手(朝山上的那只手)握住冰鎬,以和前腳平行的方向?qū)⒓珙^揮離自己的身體(圖15-11)。揮動冰鎬時要從肩膀出力,用冰鎬的扁頭去砍冰,利用冰鎬的重量做事。如果是較為堅硬的冰面,你就得用到較多的肌肉力量,或許還得雙手并用。連續(xù)揮砍之后,把步階上的冰清干凈∶從腳跟開始,直到腳趾處。用冰鎬扁頭把一堆堆的碎冰挖起鏟掉,再用扁頭和鶴嘴完成步階。
一般的程序,是你以一個平衡姿勢砍出兩個步階后,利用冰鎬穩(wěn)固自己,往上移動到另一個平衡姿勢,再砍出兩個步階,就這么循環(huán)下去。冰鎬絕對不要揮向自己的身體,因為有時一個不小心,冰鎬的扁頭可能會被冰面彈回來而打到你的腿。如果是和緩的斜坡,通常登山者會敲出一條斜斜的步階,不過如果是坡度中等的斜坡,由于平衡較為困難,就要敲出兩條平行的斜走步階。小格洞的步階適用于更陡的斜坡。
每條斜走的步階路都要稍微往內(nèi)彎,以免你的靴子滑掉。和緩的斜坡上,如果步階只容得下你靴子的一小部分或許沒什么關(guān)系,但是如果坡度較陡,步階的空間就應(yīng)該大得足以容納你整只靴子。步階的間距要便于你所有的隊友利用。當你走完一連串斜走步階準備改變方向時,要敲出一個容得下兩只腳的地方讓自己站穩(wěn),以做為轉(zhuǎn)彎以及換手握冰鎬之用。
對于很容易產(chǎn)生摩擦的堅硬冰面,先以平行動作把冰鎬鶴嘴砍進冰內(nèi),以確定步階的底部位置,以免用扁頭砍步階時破壞了踏足點。如果你在鶴嘴砍入冰面內(nèi)后,用力將冰鎬往外拉,鶴嘴不會卡在冰里,反而會把冰削下來。
攀爬陡峭的直壁要用小格洞的步階,各步階的間距大約是雙肩的寬度,都要很容易就踏得到。這些步階既要當做手攀點也要當做踏足點,因此每個步階都要大得足夠容納前半部的靴子,并且要有個小凹口以利手攀(圖15-13)。先揮砍出一個步階,然后敲成你想要的深度,再用冰鎬的扁頭輕敲出一個凹口。
如果你下山時決定要砍步階,簡單的方法就是砍出一條直直往下山走的階梯式步階。如果你想一次砍出兩階,先以平衡姿勢站定,面部朝斜坡下望,在你站立處的緊下方連續(xù)砍出兩個步階,然后先踏出外腳(前面朝下的那只腳),再踏出內(nèi)腳(后面的那只腳)。如果決定一次砍一階,依然要以平衡姿勢站定,先砍出外腳(朝下的那只腳)的步階,往下踏出之后,按著砍內(nèi)腳(后面的那只腳)的步階,再踏出內(nèi)腳。(登山者或許寧愿用繩索下山法懸吊下冰坡,而不用砍步階的方式。)
在滑溜溜的冰面上砍步階,既勞累又困難,而且往往是在高曠的地方,因此你的身體通常需要以確保技術(shù)做好防護。緊急時刻運用砍步階的技巧可能救你一命,而具備這種技巧的唯一方法就是常常花時間練習。
穿著冰爪攀登
攀冰的人通常會利用到兩種基本技巧,視斜度的陡緩程度、冰面狀況、技術(shù)能力以及自己信心高低而定。這兩種技巧分別是法式技巧和德式技巧,而雖然各有各的優(yōu)點但,現(xiàn)代的攀冰愛好者必須融合兩種。換言之,在變化多端的高山環(huán)境中進行攀冰,法式、德式技巧你都必須熟習。
特點
與雪山攀登相似,攀冰也算得上是一項極限運動。當然兩者還是有區(qū)別的:登山更多地是一項有氧運動,對耐力要求很高;攀冰更傾向于無氧運動,對技術(shù)、爆發(fā)力和耐力有同樣高的要求。因此,雖然攀冰起源于雪山攀登,現(xiàn)代攀冰卻很少在高海拔地區(qū)進行。
裝備攀冰對裝備的要求非常高,稱得上是"從牙齒武裝到腳趾"。攀冰裝備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登山、攀巖通用裝備,包括繩、安全帶、高山靴、快掛等;另一類是攀冰專用裝備,包括攀冰用頭盔、冰鎬、冰錐、冰爪等。進行一次攀冰活動,往往需要攜帶三四十公斤的各種專業(yè)裝備。
團隊
一段不長的冰壁可以單人攀登,如果冰壁比較長,則需要團隊協(xié)作。團隊攀冰的過程大體是這樣的:領(lǐng)攀者先行,每隔5-10米建立一個臨時保護站,到達某個階段高度后,建立上方保護站,保護隊友攀上同一高度;然后換人領(lǐng)攀,繼續(xù)向上;通過幾次輪換,共同征服一個比較高的冰壁。團隊攀冰的意義在于,由于領(lǐng)攀(又稱先鋒攀登)需要消耗比跟攀大很多的體力,因此團隊協(xié)作可以征服更大的難度。一般情況下,團隊人數(shù)為2-3人,每人每次領(lǐng)攀距離不超過60米。
風險
作為一項極限運動,攀冰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雪崩,不夠堅固的冰壁,落冰(處于較高位置的攀冰者不慎制造的落冰會傷害下方的攀冰者或保護者),領(lǐng)攀者脫落,等等。有攀冰大師認為,風險等同于暴露于風險中的時間乘以出現(xiàn)風險的可能性。因此,大師們的建議是:趁身體狀態(tài)好的時候盡快征服一個冰壁,然后一秒也不要停留,立刻離開。更多的知識、更仔細的觀察和更豐富的經(jīng)驗有助于減少風險。
結(jié)語:上面就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關(guān)于攀冰的由來,必要裝備,還有技巧,希望能夠?qū)Ω魑挥兴鶐椭?,我相信你一定會愛上這項運動的,它有著用言語無法描述的魅力,每年都有很多的攀冰愛好者會攀上雪山,挑戰(zhàn)自己,挑戰(zhàn)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