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飲食
在這里就要說一下增長肌肉的原理了。
實際上肌肉并不是在健身房中長出來的。在健身房中,你的訓練會使肌肉被破壞,而回家補充的蛋白質就是用來補充被破壞的肌肉的,在補的過程中,原先的肌肉纖維會慢慢變大,這就是肌肉生長的基本原理,如果在肌肉恢復之前又不斷對其進行訓練,那么只能起到反效果。
而一般健美運動有專門的補劑,在高蛋白的基礎飲食上加速肌肉恢復,一般人可能要恢復3~5天,而他們可能在2天內就可以恢復完全。
另外,基礎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一塊,這點需要講的東西很多,但基本上來說是高蛋白食物+低含量的碳水化合物。
就算去除掉補劑,以絕大多數(shù)人的飲食狀況,就算在健身房以科學和高效的方式訓練十年,也趕不上職業(yè)健身者。 很多人擔心自己變成所謂“肌肉男”,純屬杞人憂天。
值得提一下的是,在外國,特別是美國,基本上所有的健美運動都有服用類固醇類的激素。
四、健美的負面影響
1、基礎代謝率增加,每天身體需要的熱量多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負面的,但是就現(xiàn)代社會營養(yǎng)過剩而言,這應該是正面的)
2、長期蛋白質的大量攝入對肝臟和腎臟產生很大壓力,很容易導致腎衰竭。
3、但更多的是服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五、健身和健美
基本上健身都是正面的作用,比如健身時會釋放某種荷爾蒙能愉悅自己的心情啊,體質變好啊,身材變好啊,整個人有氣質了等等等等。在不亂用補劑的情況下百利無一害。
當然有可能運動過度,強度過大會損傷腰和膝蓋,這就是運動造成的了,其他體育運動也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健身算的上是風險小的運動了,基本上很少聽說哪個人因為健身而扭傷腰部或者膝蓋損傷,而足球籃球則多了去了。
健美到后期,在訓練都達到極限、基礎飲食都盡可能完善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拼的是金錢和先天的基因了,誰能夠砸的錢多弄到夠好的補劑和藥物、服用足夠量的激素,誰就能脫穎而出。在美國,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這其實已經(jīng)是畸形競爭了。
健美普通人還是不要去碰,也沒資格去碰。
后扯句無關的題外話,有些人一直把肌肉男和格斗家和搬運工做比較,說什么肌肉大的人很多中看不中用。我覺得說這種話的沒搞清楚問題的本質。
有的人爆發(fā)力大,有的人耐力強。完全靠的是平常訓練的方式上的區(qū)別。
比如說有的人臥推重量能高推到300kg,但是他240kg的重量可能只能推12個。 而有的人臥推只能推到260kg,但是240kg的重量能推到20個。
再比如,一個天天要搬十個小時100斤麻袋的碼頭工,其肌肉耐力肯定遠遠超過一般的肌肉男,讓一般健身房出來的人去搬十小時麻袋,第二天肯定萎了。
但是在極限重量和爆發(fā)力上,搬運工肯定就沒有在健身房練出肌肉的人強。 至于所謂實戰(zhàn)方面,格斗功夫是技巧問題。肌肉大小是身材問題,拿身材問題對比技巧問題,邏輯呢?好比一個智商高的人數(shù)學就一定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