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云手 太極云手可檢驗太極功夫(2)

  道理很簡單,攬雀尾中含有“掤捋擠按”,倒攆猴中含有“採挒肘靠”(筆者按:這里的倒攆猴指的是少候拳架中的“采挒肘靠倒攆猴”),關系到八種基本勁別的運用,必須反復演練,方可熟能生巧,運用自如;云手勢所以連續(xù)三遍練習,在于它不但有著其他拳勢難以替代的多種勁別和技擊作用,而且還在于它有著檢驗太極拳演練水平的功效。

  先生言,太極拳演練得法、進入佳境,練到第一趟云手時,勞宮、十宣穴當有脹熱或針刺般感覺,拳家謂之“得氣”;練至第二趟云手時,腹部胃腸蠕動有聲,拳家謂之“雷鳴”,又名“翻江倒海”;練之第三趟云手時,舌下津液自生、兩耳有風,拳家謂之“氣通”,醫(yī)家、道家認為,“氣為添年藥,津為續(xù)命芝;氣為水母,水為命根,勤而行之,可以長生。”

  因為云手不同于其他拳勢而走橫勁,謂之“換味”,故有上述奇異顯現,因此,云手勢有著檢驗太極拳演練水平的功效。前輩述說如上,但在拳架套路的練習實踐中,各人的感覺并不統一,這就是太極拳(氣功)實踐中人們常說的所謂“個體差異性”。

  今天的太極拳改革者,多認為太極拳中重式太多,力求精減去掉復勢,同前輩們的意見相悖。愚意以為,楊澄甫是太極拳一代宗師,也是舉世公認的太極拳改革家,經他數次改革定型的楊式大架傳統套路,依然保留著太極拳重要拳勢的多次重復,其中道理不言自明,這應該是對太極拳改革的重要警示。

  4、傳統楊式拳云手勢的練法及其注意事項

  傳統傳統,異彩紛呈,所謂一個師傅一本經,極難統一,這是傳統太極拳的多樣性;傳統又有著封閉、保守的惰性,強調拳路的原汁原味,這是傳統太極拳的原始性。因為各家有各家的衣缽傳授,無法以一家派系之言,一統傳統楊式太極拳云手勢具體練法。

  若以楊式大架而論,自然以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練法為準。但話又說回來了,不論是何種太極拳,都應以三賢(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拳論為審核標準。具體到楊式拳,用三賢及楊班候、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拳論,論述其注意事項足矣。

云手為太極拳練腰的重要拳勢之一

  云手為太極拳練腰的重要拳勢之一。兩手運轉如輪,皆腰轉所帶動,所謂“腰似車軸”為主宰、“刻刻留心在腰隙”。忌諱手動腰不動。

  云手勢要求“立定腳跟豎起脊,拓開眼界放平心”。忌諱挺胸聳肩彎腰、搖頭晃膀。

  云手勢兩手運轉如輪,圓的直徑上下軸為喉與臍連線。忌諱上手高而遮眼,致使雙目審視無據。

  云手勢雙手運行,速度須等同;步隨身移,上身不宜搖擺;眼神須注意在上部運行之左右手。忌諱上下不能相隨,手動腳不動或手快腳慢,周身不能一家。

  云手勢向左橫開步、橫并步時,須注意虛實分明。忌諱馬步雙重;忌諱并步時相距太近,身體重心不穩(wěn);忌諱雙腳尖外撇呈八字形,違反太極拳“裹襠”原則。(筆者按:有太極拳要求雙腳尖呈八字型者,與老年人練習有關。筆者不贊成這種練法)

  其他方面當以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為準則。以上所述,雖為筆者數十年太極拳實踐心得,但仍為個人(一家)所言,僅為參考、借鑒。

  太極拳云手的奧秘

  一、云手的名稱

  關于云手的名稱由來,洪均生先生在《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一書的考證中認為,“云手”的式名是象形而來的。

  中國畫習慣以螺旋狀表示云之隨風旋轉,而此式兩手交互旋轉有似畫云筆法,故取此名。另外,舞蹈的經典動作里也有非常飄逸的“云手”組合,或許是它啟發(fā)了拳術中劃圈動勢名稱的命名。

  陳鑫曾說:武術中攻防手法以左右兩方用得較多,所以各家套路中仍然保留了云手的模式原型。

  陳鑫在《陳式太極拳圖說》中,把一路二三組云手稱為“上、中、下”,演練的步法和手法也稍有變化。

太極境界 太極拳云手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常可以看到煮...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