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舌柱上腭
靜坐閉目冥心,舌尖輕舔上腭,凝神靜氣,調和氣息。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舌尖輕輕抵住上腭,再用舌尖在上硬腭處正反轉圈各36次;一種是用舌尖舔上腭,左右擺動36次。
三分鐘后,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出許多唾液,當唾液充滿全口后分3次咽下。咽時要汩汩有聲,直送下丹田。久行此法,五臟邪火不炎,氣血流暢,百脈調勻,有益壽之功。
2、赤龍攪海
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舌尖舔摩內側齒齦,從左至右,由上至下,緊貼上下牙齦轉圈,正反各36圈,然后,再用舌尖舔摩上唇頰側和下唇頰側36圈,順序同上。
一種是用舌尖舔摩內側齒齦,左右擺動36次,再用舌尖舔摩上唇頰側和下唇頰側36次。待口水增多時,分三次咽下。此法久之可固齒,健脾胃,輕身祛病。
3、鼓漱華池
口唇輕閉,舌在舌根的帶動下在口內前后蠕動。當有津液生后要鼓漱有聲,共36次。
津液漱口后分3口咽下,并用意念引入丹田,此謂“玉液還丹”。此法玉液灌溉五臟,潤澤肢體,久之身輕體健,步履輕捷,百病皆除。
4、赤龍吐芯
把口張大,舌尖向前盡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覺,當舌不能再伸長時,把舌縮回口中。
這樣一伸一縮,面部和口舌也隨著一緊一松,共做36次。待口水增多時,分三次咽下。此法利五臟,久之可回春駐顏。
5、張口結舌
張大口,伸長舌,口中如有津液生后可仰頭咽下,心中默數(shù)81個數(shù)后收功。久行此法有通氣、消食、駐顏去皺之效,對面部神經(jīng)疾患也有療效。
6、揉搓舌柱
先將舌體向上翹起,以暴露舌柱穴,再用一手拇、食指兩指端,伸入口內捏住舌柱穴作輕輕揉動,片刻即止。具有疏通心絡,清熱生津的作用。若用力掐此穴,有蘇厥逆的作用。
練舌保健法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不但可以減少口腔疾病的發(fā)生,還能加強舌辨別味道的功能,延緩味蕾的衰老,同時還能起到鍛煉面部肌肉的功效,使人容光煥發(fā),青春永駐。
結語:人的舌頭與身體的各個內臟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可以透過舌頭了解健康,若堅持轉動舌頭,那么就能鍛煉到體內的多處內臟,就會有防口臭、淡化法令紋、讓大腦更靈活的作用,相信看了文中的內容都明白如何從舌頭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