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療后白細胞減少吃什么
白細胞減少癥為常見血液病。
凡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shù)持續(xù)低于4×109/L時,統(tǒng)稱白細胞減少癥,若白細胞總數(shù)明顯減少,低于2×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稱為粒細胞缺乏癥。
前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以乏力、頭暈為主,常伴有食欲減退、四肢酸軟、失眠多夢、低熱心悸,畏寒腰酸等癥狀;后者多以突然發(fā)病,畏寒高熱,咽痛為主。
粒細胞缺乏癥為白細胞減少癥發(fā)展至嚴重階段的表現(xiàn),兩者病因和發(fā)病機理基本相同,故一并論述。
放化療是造成白細胞減少癥的常見原因,放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食療可采用一下食物
黨參
有補氣、健脾胃、養(yǎng)氣血的作用,為氣虛之人常用之品。
據(jù)藥理實驗報道,黨參給正常兔連續(xù)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多,黨參對因放射線療法及化學治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人參
能大補元氣強壯身體,對白細胞減少癥表現(xiàn)為氣虛,及陽氣不足、體虛氣短、怕冷乏力者尤為適宜。
香菇
據(jù)報道,從人工栽培的鮮香菇中提取的多糖類,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明顯療效。民間對白細胞減少癥,可用鮮香菇適量煮食或作菜常食。
香菇還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來增強惡性腫瘤病人的化療放療效果,預防和治療化療、放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癥。
黃芪
有補中益氣、治虛弱病癥的作用。歷代醫(yī)家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是以有耆之稱。黃芪為補氣之,故白細胞減少者宜食之。
鹿茸
能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凡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又兼陽虛怕冷之人,頗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