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治療慢性消化管道疾病
因練拳時各關節(jié)、肌肉、骨骼會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內(nèi)臟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而產(chǎn)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對腸的蠕動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練拳時的舌頂上顎,唇齒輕閉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32式太極拳的排毒功效
一、通過太極拳的舒筋活血效果促進氣血暢通,改善身體各項不良反應
太極拳的拳法動作輾轉(zhuǎn)環(huán)繞,強調(diào)頭部、肩頸、腰胯和四肢的配合,長期習練可以使頸椎處于活動狀態(tài),不僅使頸椎、頸部筋膜和韌帶逐漸恢復彈性,還可舒經(jīng)活血,促進氣血暢通。
太極拳的“松”強調(diào)身心都得到放松,如此神經(jīng)也不緊張,脖子也不僵硬,轉(zhuǎn)動靈活。氣血運行良好,可提升全身的動作反應,改善手臂酸痛、上肢無力、手指發(fā)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等頸椎病帶來的不良反應。
我是個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每天下班肩膀都是疼痛難忍,嚴重的時候忍不住掉眼淚,后來結(jié)識到太極拳,我在上班的時候就會抽點時間練習幾分鐘,一個禮拜便有了好轉(zhuǎn)。
太極拳集習武養(yǎng)生于一體,經(jīng)常習練太極拳,不僅可緩解因頸椎病而酸痛、頭暈的癥狀,也能輔助治療頸椎病,恢復健康。
二、通過太極拳的身法練習來放松頸部肌肉,鍛煉頸部筋膜和軟組織
頸部的慢性勞損主要是由于頸部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得不到足夠的活動,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如理療、按摩牽引屬于被動治療的方式,僅對脊柱的病變有一定的療效。
習練太極拳是一種主動療法,其身法要求虛靈頂勁,可以讓頭顱不偏不倚,仿佛懸空,輕盈靈活,對頸部是非常好的放松。太極拳的沉肩墜肘,放松肩頸部著力的肌肉,手臂的重量拉扯按摩肩頸部的筋膜和韌帶,能改善頸椎上鈣化粘連的軟組織。
太極拳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我平日是沒有什么時間運動的,也是懶于運動的人,我無論在何地我都會來幾招,現(xiàn)在我的身體非常好,我非常感學太極拳。
練32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練功前
應注意保暖,穿夠衣服,尤其初學者好帶上手套,因為冬天血液的新陳代謝減緩,寒冷使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腳尖部分血液循環(huán)不暢,易出現(xiàn)手腳冰涼。
隨后先將各關節(jié)充分放松松開,踢踢腿,將腰腿的筋骨徹底拉開放松,有條件的時候可先跑跑步將全身。練功前,頭遍套路應隨意放松演練,使全身內(nèi)外都放松開了。圓活順隨,心定神閑后正式練功。
春季通過打太極拳能達到延年益壽、強身建議的效果,練拳不僅能使身體溫暖,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練功時熱能較高,逐漸減少衣服,“避風如避邪”是練功中要特別注意的“頭號敵人”。
鍛煉時間
春季清晨的空氣清潔度相對差些,因此鍛煉的佳時間是日出光照至植物綠葉進行光和作用之時,練拳前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jié){、牛奶之類的飲料,吃幾片餅干或其他小點心,但千萬不要吃飽。對老年人來說上午10點鐘左右較為適宜。
鍛煉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