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武術和現(xiàn)代搏擊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武術內功了,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武術,都是在內功的基礎上,才能發(fā)揮出真正屬于它的威力的,不然也只是花把式罷了,由于現(xiàn)在傳統(tǒng)武術的漸漸沒落,也不叫沒落吧,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這種古老的自衛(wèi)方式反而受到了人們的忽視。
所以相對應的內功心法自然也就都沒有了,即便是現(xiàn)在的一些武術學校,也只是教大家一些武術招式,如果沒有修習內力的話,那么也不怪為什么會有很多學習現(xiàn)代搏擊的人來嗤笑中國傳統(tǒng)武術只是花拳繡腿了,因為傳統(tǒng)武術中的靈魂就是內功修煉。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樁功“要學拳,須站樁,欲習打,先練樁。”站樁功是武術內功的基本功法,“樁”的意思是比喻習練時像樁一樣靜止不動,久練后如樁一般堅實穩(wěn)固。
武術的樁功種類很多,各門各派武術多有自己的樁功,如八卦掌的八卦樁、虎坐樁、夾馬樁,太極氣功十三樁,少林拳的子午樁,形意拳的三才樁,峨眉十二樁,內家八樁(渾元八樁),醉拳的立樁,苗拳的箭樁和藏山樁,還有馬步樁、丁步樁、虛步樁、三角樁、四平樁、七星樁、撐抱樁、伏虎樁、降龍樁等。這些以靜態(tài)姿勢為主的樁功樁勢多樣,神態(tài)各異,各有側重,養(yǎng)氣練氣,練神練意,調身練力,從容不迫地為武術技擊奠定基礎。
武術的樁功除了上述靜態(tài)為主的形式外,還有各拳種用來練習基本身體姿勢,在走動中練習的“行樁”(又叫“動樁”、“活樁”),行樁與武術技擊有更為直接的關系,如通背六路行樁、落地梅花樁、醉拳的擺樁等。
作為武術習練基本功法的樁功,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在清代中葉已有人將站樁功引入普通人的養(yǎng)生術中,但流行不廣。
易筋經上文提到過的托名達摩,而實際上出現(xiàn)于明代后期的《易筋經》是武術功法的一部代表作,被少林武術家們奉為經典著作而流傳開來。
《易筋經》認為:“筋,人身之筋絡也。骨節(jié)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筋非絡。聯(lián)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易筋經·上卷總論》)身體的種種病癥,如病、瘦、痿、懈、亡等,都是由筋的不良狀態(tài),如弛、攣、靡、弱、縮而造成的。因此,需要將病弱之筋換為強健之筋,因為“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雖然,“筋”是外功練習的對象,但是,《易筋經》卻從形神統(tǒng)一的觀點出發(fā),認為“練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易筋經·膜論》),就是說,無形的練內與有形的練外是相輔相成的。
于是,《易筋經》將練功分為三個層次,即練筋、練膜和練氣。練筋必須練膜,練膜必須練氣。從難練習的練氣入手,“使氣清而平,平而和,和而暢達”,這樣,氣就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靈動,無處不行,無處不到。氣至則膜起,氣行則膜張”。進而練筋,使筋舒、強、和、長、壯,終練成“金石之體”。
根據(jù)這種修煉理論,《易筋經》采取按摩、拍擊與入靜誘導和意守按摩、拍擊部位相結合的功法,并輔之以服用補益氣血的內壯藥物和藥浴,以取得內壯外勇的效果。
《易筋經》還附有練功的12個術勢,稱為“易筋經十二圖”,分別為韋馱獻杵第一、二、三勢、摘星換斗勢、出爪亮翅勢、倒拽九牛尾勢、九鬼拔馬刀勢、三盤落地勢、青龍?zhí)阶荨⑴P虎撲食勢、打躬勢和工尾勢。
鷹爪拳,也可以理解象形拳。
鷹爪拳是象形拳的一種。原稱鷹爪翻子行拳或鷹爪行拳、鷹爪連拳。創(chuàng)自河北雄縣陳子正(?-1933),·拳諺稱為“沾衣號脈、分筋錯骨、點穴閉氣。”傳統(tǒng)拳套有十二路行拳、五十路連拳。是由翻子拳變化而來。
鷹爪拳是吸收鷹的形、意和擊法發(fā)展而成的一種拳術,屬象形拳。又有鷹爪翻子拳、鷹爪行拳和鷹爪連拳之稱。此拳以模仿鷹爪抓扣和鷹翼翻旋的動作為主。其特點是:爪法豐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轉、連環(huán)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zhèn)?。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錯骨,點穴閉氣,翻轉靈活,神形似鷹。整個套路動則剛暴兇狠,快速密集;靜則機智穩(wěn)健,似鷹待兔,加之“雄鷹展翅”、“雄鷹捕食”等象形動作的配合,給人以機智、果斷、勇猛、優(yōu)美之感。
習練鷹爪拳,除需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武術基本功外應著重練好以下“四法”。
一、突出爪型
爪法的練習鷹爪拳以鷹爪手型為主,兼有拳、掌、爪。爪型是否正確直接會影響著爪法的準確使用用,同時對身體鷹形的表現(xiàn)也有所影響。因此,首先要練好爪型,尤其注意不要與虎爪、雞爪、龍爪等爪型相混淆。正確的鷹爪手型應為:拇指外展彎屈,其余四指并攏,第二、第三指關節(jié)緊屈,各屈指盡力向手背方向展開,手背后張,形如鷹爪狀。切忌四指分開或過于彎屈。套路中的鷹爪分為單爪、雙爪、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單爪有仰爪、俯爪、反爪、立爪、倒立爪五爪型。無論哪一種,其爪型的虎口必須是相對或同向的。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雙手爪型虎口必須相對應。這種要求是爪的技擊用法所與進攻手的方向取得一致。爪型正確,技
擊含意才能表達的準確,才談得上爪法合理。在套路演練中一定要遵循這一法則。鷹爪拳的爪法主要有抓、打、掐、勾、拿、摟等。要求在搏斗中抓拿對方手腕、肌腱間隙、骨連接間隙以及對方穴位要害。拳諺稱:“沾衣號脈,分筋錯骨,點穴閉氣”。動用時出手崩打,四手抓拿,手不到位不成爪。先伸張掌指,多為八字掌,當運至對方腕部或接觸身體部位后,才突變鷹爪,或抓、或拿、或勾、或掐。練習鷹爪拳既要爪法正確,連環(huán)善變,又要快速有力,勁透筋骨。因而習練中應從這兩方面著手。
1、手法練習:單人進行不同方向、不同路線、不同爪法的習練,體會回手變爪的要領,熟悉各種爪法。雙人喂手,一人遞招,一人使用爪法,讓習練者掌握變爪的時機和抓拿的準確性。
2、爪功練習可分兩種:一種是靜功練習,即下肢開步或各種步型站立,兩手經胸部上提后分別向兩側、前、上、下做推掌,至手臂伸直處用力變爪。要求提手時提氣,推掌時沉氣,變爪時聚氣,并使意識引導氣息運行,力貫掌爪。另一種為動功練習,方法較多,如摔擊沙袋、抓扣樹干等,要求運氣貫力,掌指堅硬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