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提的功效與作用
紅提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jīng)。有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止咳除煩、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痹痛、淋癥、浮腫等癥,也可用于脾虛氣弱、氣短乏力、水腫、妊娠貧血、小便不利等病癥的輔助治療。
我國歷代藥典對紅提的利尿、清血等作用和對胃弱、痛風等病的功效均有論述。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
《名醫(yī)別錄》:“逐水,利小便。”
《滇南本草》:“大補氣血,舒筋活絡(luò),泡酒服之,能治陰陽脫癥,又治盜汗虛癥。”
《百草鏡》:“治筋骨濕痛,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腫。”
《隨息居飲食譜》:“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
《本經(jīng)》:“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
《別錄》:“逐水,利小便。”
《藥性論》:“除腸間水氣,調(diào)中治淋,通小便。”
《本草圖經(jīng)》:“治時氣發(fā)瘡疹不出者,研酒飲。”
《滇南本草圖說》:“治痘癥毒,胎氣上沖,煎湯飲之即下。”
《本耳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虛寒嗽,破血積疽瘤。”
《隨息居飲食譜》:“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
《新疆藥材》:“解毒,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