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盤蓮花座
雙盤蓮花座,是印度瑜珈的一個重要象征姿勢,也是古代中國修行人的共同靜坐姿勢。
雙盤是個很有意思的坐姿,兩腿一盤起來,身體便穩(wěn)坐如泰山,不容易向后傾倒,腰背也不必費(fèi)力便能輕松挺直,心也會立即平靜下來。當(dāng)然,如果能忍的住接下來的酸痛的話。
雙盤的酸痛其實(shí)對身體很好,能刺激大腦分泌許多有益身心的腦內(nèi)啡,而且兩腿受姿勢影響血行阻塞,身體氣血循環(huán)會自動努力向兩腿沖,這會帶來很多附加的好處,不必?fù)?dān)心腿因此受傷。
不過并不建議大家為此強(qiáng)忍酸痛,還是慢慢進(jìn)步的好。
佛教有一句話鼓勵修行人雙盤:福慧兩足尊,意思是稱贊能雙盤的人兼具福氣與智能。
雙跏趺坐,俗稱雙盤──先將左腳掌置于右大腿上,后再將右腳掌置于左大腿上,這種雙盤的坐姿,又稱“吉祥坐”。
假如先將右腳掌置于左大腿上,后再將左腳掌置于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則名為“降魔坐”,或稱“金剛坐”。功能不同,所以名稱有異。
在雙跏趺坐的時候,又發(fā)愿了,當(dāng)愿眾生,善根堅固,你雙跏趺坐,這要有堅固心;雙跏趺坐又叫金剛坐,金剛坐也就是堅固的意思。
那么我愿意一切眾生,善根都種得堅固,不退轉(zhuǎn)。得不動地:不動地,也就是不改變修行的這種思想,你能繼續(xù)發(fā)菩提心,練習(xí)跏趺坐,不要搖動,不要被痛或是什么境界來搖動。
七支坐法
理想的坐姿為“七支坐法”。所謂“七支”是指對身體要求的七個要點(diǎn)。
1、雙足跏趺
先將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男士用)。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上,稱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傳承,不論男女都采用金剛坐。
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zhǔn)。雙跏趺坐重心穩(wěn)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長時間靜坐,而且雙足交盤使血液流動大大減緩,減緩生理活動,又增加體腔的靜壓力,有利于大限度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便于入靜。
初學(xué)者一時還做不到則只將一足置另一足上(單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還是右足在上,請依照自己上師的傳承為準(zhǔn)。再不行者雙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
脊椎的每一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彎曲造成的習(xí)慣,坐時腰錐易呈后突,應(yīng)注意糾正。
3、肩張
兩肩應(yīng)舒張但不挺胸。2、3項(xiàng)的具體做法,坐好后以頭頂上領(lǐng),整條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張開,然后從上而下順勢放松,上半身便處于自然松直的狀態(tài)。
這樣不緊張不懈怠地維持下去即可。2、3項(xiàng)做好了,則可以達(dá)到“松胸實(shí)腹”的效果,便于達(dá)到心靜氣沉。
4、手結(jié)定印于臍下
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兩拇指輕輕接觸,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傳承,不論男女都采用第一種。
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zhǔn)。)容易散亂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種手?。捍竽粗篙p觸無名指根,并輕握成拳,分置于膝蓋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兩肩平衡。
5、頭中正
頭不俯仰,不歪斜,下頦微內(nèi)收(不是低頭)。這即利于頸錐正直,又可輕微壓迫頸動脈,減緩生理活動,減低新陳代謝,便于入靜。
6、雙眼微閉
雙眼半開,以能見體前三米左右的距離為宜。目光可注視于體前約一肘遠(yuǎn)處之一靜物上。(此靜物應(yīng)較小,單色、形狀簡單。如念珠。)如易散亂可閉上只留一絲光線即可。如易昏沉則可睜大眼睛,平視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