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弧菌,是引起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流行性非常廣泛的傳染病,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霍亂弧菌嗎,霍亂弧菌的癥狀是什么樣的呢,霍亂弧菌檢測方法是什么,霍亂弧菌有什么防治原則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霍亂弧菌。
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是革蘭氏陰性菌,菌體短小呈逗點狀,有單鞭毛、菌毛,部分有莢膜。共分為139個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亂。其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的嘔吐,腹瀉,失水,死亡率甚高。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
簡介
弧菌屬(Vibrio)中霍亂弧菌(V.cholerae)、引起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發(fā)病急、傳染性強、病死率高,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
霍亂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和埃爾托生物型兩個生物型。這兩種型別除個別生物學性狀稍有不同外,形態(tài)和免疫學性基本相同,在臨床病理及流行病學特征上沒有本質的差別。自1817年以來,全球共發(fā)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亂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爾托型所致。
1992年10月在印度東南部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引起霍亂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它引起的霍亂在臨床表現(xiàn)及傳播方式上與古典型霍亂完全相同,但不能被01群霍亂弧菌診斷血清所凝集,抗01群的抗血清對0139菌株無保護性免疫。在水中的存活時間較01群霍亂弧菌長,因而有可能成為引起世界性霍亂流行的新菌株。
癥狀
人類在自然情況下是霍亂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或飲食物經(jīng)口傳染。在一定條件下,霍亂弧菌進入小腸后,依靠鞭毛的運動,穿過粘膜表面的粘液層,可能藉菌毛作用粘附于腸壁上皮細胞上,在腸粘膜表面迅速繁殖,經(jīng)過短暫的潛伏期后便急驟發(fā)病。該菌不侵入腸上皮細胞和腸腺,也不侵入血流,僅在局部繁殖和產(chǎn)生霍亂腸毒素,此毒素作用于粘膜上皮細胞與腸腺使腸液過度分泌,從而患者出現(xiàn)上吐下瀉,瀉出物呈“米泔水樣”并含大量弧菌,此為本病典型的特征。
霍亂腸毒素本質是蛋白質,不耐熱,56℃經(jīng)30分鐘,即可破壞其活性。對蛋白酶敏感而對胰蛋白酶抵抗。該毒素屬外毒素,具有很強的抗原性。現(xiàn)已能將該毒素高度精制成晶狀,仍保持極強的生物學活性。
霍亂腸毒素致病機理如下
毒素由A和B兩個亞單位組成,A亞單位又分為A1和A2兩個肽鏈,兩者依靠二硫鏈連接。A亞單位為毒性單位,其中A1肽鏈具有酶活性,A2肽鏈與B亞單位結合參與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中的轉位作用。B亞單位為結合單位,能特異地識別腸上皮細胞上的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