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內容
分離副神經
復查胸鎖乳突肌,在該肌上部前緣的深面,尋找副神經進入胸鎖乳突肌。副神經發(fā)出分支入該肌后,斜越頸外側區(qū)至斜方肌。注意觀察副神經穿出胸鎖乳突肌的部位以及進入斜方肌的部位,在解剖副神經的同時,觀察并清理副神經周圍淋巴結。
分離鎖骨下靜脈及其屬支
將胸鎖乳突肌向外上方翻開、暴露鎖骨下靜脈,向外側追蹤至其續(xù)于腋靜脈,向內側行至前斜角肌內側緣處與頸內靜脈匯合,形成靜脈角,并合成頭臂靜脈。為清楚暴露頸根部結構,可將胸鎖關節(jié)切開,將鎖骨胸骨端向前牽拉。
復查頸外靜脈注入鎖骨下靜脈的情況。以及注入鎖骨下靜脈的其他屬支,保留頸外靜脈、鎖骨下靜脈,其它屬支看清后可剪掉。頭臂靜脈還收納一些屬支,觀察后可清除。保留頭臂靜脈主干。
分離胸導管和右淋巴導管
在左側靜脈角處尋找胸導管。首先在食管左側尋找胸導管,然后追蹤其行徑、觀察其匯入左靜脈角的情況。也可在左靜脈角的后內方尋找胸導管主干,然后逆行追蹤其行徑和頸干、鎖骨下干、支氣管縱隔干三者匯入情況。胸導管較細,管壁很薄,必須輕拉,以免損壞。
在右側尋找右淋巴導管,該管很細,有時不形成總的導管,各淋巴干直接注入靜脈。
解剖頸叢及其分支
剪開椎前筋膜,暴露出頸叢,清理頸叢的皮支。在前斜角肌的表面尋找斜向下行的膈神經,觀察其起始及與甲狀頸干的關系。追蹤在鎖骨下動、靜脈之間進入胸腔。查看有無副膈神經。
先天性斜頸,是生孩子的時候右側胸鎖乳突肌損傷引起的血腫塊。治療方法分手術和非手術。非手術方法治療:適用于1~3個月的寶寶患側尚未發(fā)生纖維化變性、攣縮而形成僵硬塊物。
讓寶寶仰臥在大人膝上,頭部伸于兩膝外,把患兒的頭轉向健側,使患兒胸鎖乳突肌伸展,然后再把頸屈向健側,每回連續(xù)做20~30次,每天2回。同時配合體位訓練,即當患兒臥床時,用多種方法逗引,使他發(fā)生興趣,將頭顱盡量偏向健側,頦部轉向患側,以幫助患側的胸鎖乳突肌被牽拉伸長。此外還可配合理療和熱敷,以增強療效。手術治療:經過一年左右的手法治療仍未見效,畸形仍明顯,頸部旋轉活動減少,臉部出現(xiàn)畸形,或頸部肌肉硬而粗短,則應考慮為寶寶施行手術治療。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胸鎖乳突肌是怎么回事都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胸鎖乳突肌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重要的肌肉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祝大家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