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理解,在中醫(yī)方面,他們經常會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是說,當我們身體各處都通暢的話,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的還會造成一些疾病。那么我們怎么才能讓自己的身體通了呢?今天我們?yōu)榇蠹医榻B一下中醫(yī)養(yǎng)生,教大家什么食物健脾,讓大家了解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哪些,身體通了才會少生病。
從男子的角度來說,男性的生理功能強調陽氣通達,謂之“男子之陽,以通為用”。
中醫(yī)學認為,陽氣不達的原因主要有:痰、濕、瘀、寒、氣。具體來講,痰濕過重的人脾胃功能就比較差,加之缺乏運動,痰濕不化,造成瘀阻;中醫(yī)所說的瘀包括各種原因的血瘀;寒主凝滯,寒邪過盛,體內陽氣得不到溫煦,就不足以推動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轉,因而形成瘀滯;氣為血之帥,肝氣郁結或氣虛,都會有礙男性陽氣通達。
藥浴
紅花20克、艾葉100克、玫瑰花20克,加500毫升水,煎煮后泡澡,具有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減壓的作用。
捏脊療法。用捏提等手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督脈沿著脊柱循行,總督一身之陽;足太陽膀胱經是脊柱左右兩側旁開兩橫指的兩條平行于脊柱的經脈,其上分布著各個臟腑對應的背俞穴,因此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所以捏脊療法在振奮陽氣、調整臟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較突出。日常可以由家人幫助進行按摩。
食療
山藥平補三焦,亦藥亦食。用山藥、薏米、大米一起煮粥,具有清熱利濕、健脾益氣的作用。
說完了男子,現在說說女子。俗話說“十女九瘀”,女子以血為本,因此極易氣滯血瘀,氣的運行不暢引起血液運行瘀滯,瘀血阻滯反過來又會影響氣的正常運行,引發(fā)痛經或閉經,經血色紫暗、有塊,舌質紫黯、脈澀,皮膚有色素沉著、易出瘀斑,情緒急躁易怒等諸多癥狀。
導致氣滯血瘀的原因有很多,如氣郁、風寒、體虛和濕熱。女子以情為用,容易受七情的影響,生氣、煩悶導致氣郁,可能引發(fā)乳腺和子宮方面的疾病;產后、經期前后易受風寒,寒凝則血瘀,因此女性重要的幾個時期——生產期、哺乳期、月經期,都要格外注意避風寒、禁食寒涼之物、加強腹部保暖;因飲食不調、勞倦過度、情志不順、失血過多、久病不愈或自身體質虛弱所導致的血虛、陽虛也易造成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