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專題列表 | 養(yǎng)生一族 | 養(yǎng)生運動 | 膳食養(yǎng)生 | 生活保健 | 養(yǎng)生課堂 | 飲食禁忌 | 藥膳食療 | 養(yǎng)生貼士 | 養(yǎng)生專題 | 養(yǎng)生圖庫
分享:
白術

白術 白術(zhú),拉丁學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別名桴薊,于術,冬白術,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術等,屬于菊科、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氣候,以根莖入藥,具有多項藥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山區(qū)濕地。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夺t(y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江西等地、浙江、分布于安徽 6~12克
安胎、止汗、燥濕利水、益氣、健脾 胃經、歸脾經
苦、味甘、性溫 浙術、冬術、于術
藥材性狀

  根莖略呈圓柱狀塊形,下部兩側膨大,長3~12厘米,直徑2~7厘米。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xù)的縱皺紋和溝紋,并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的莖基和芽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淡黃色至淡棕色,并有棕色油室散在,烘干者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有裂隙。氣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帶黏液性。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略呈拳狀。莖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質化,具不明顯縱槽。單葉互生;葉片3深裂,偶為5深裂,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下延呈柄狀,葉緣均有刺狀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葉脈凸起顯著。頭狀花序頂生;總苞鐘狀,膜質,覆瓦狀排列;基部葉狀苞一輪包圍總苞;花多數(shù),著生于平坦的花托上;花冠管狀,淡黃色,紫色先端5裂;雄蕊5,花藥線形,花絲離生;雌蕊1,子房下位,密被淡褐色茸毛,花柱細長,柱頭頭狀。瘦果長圓狀橢圓形,微扁,被黃白色茸毛,冠毛羽狀?;ㄆ?~10月,果期10~11月。


藥理作用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具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對各種動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對不麻醉狗靜脈注射煎劑0.05~0.25g/kg,尿量增加可達9倍以上,并在用藥5小時后仍高于正常;灌胃給藥1~3g/kg,尿量較用藥前可增加2~6倍,而且多數(shù)于用藥6~7小時后仍多于正常,白術煎劑和流浸膏1.0g/kg給大鼠靜脈注射,兔1.0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產生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術不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進電解質特別是鈉的排出,并且鈉的排泄還勝于水的排泄。它也不影響垂體后葉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因此白術增加水的排泄可能主要不是影響水的主動性重吸收,而是續(xù)發(fā)于電解質重吸收的減少,既有汞撒利樣排泄氯、鈉的作用;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鉀排泄,減少銨排泄的醋唑磺胺樣的特點。對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數(shù)試驗,不能最后肯定。

  2、降血糖作用:家兔灌胃煎劑或浸膏,血糖稍有降低。大鼠灌胃煎劑有加速體內葡萄糖的同化因而降低血糖。小鼠內服煎劑有保護肝臟,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減少作用。

  3、強壯作用:白術煎劑灌胃1mol或6g/kg,能促進小鼠體重增加和增強游泳耐力,白術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對小鼠網狀內皮系統(tǒng)呈活化作用,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數(shù)及其溶酶體消化平均較對照組顯著增加。在白細胞減少癥時,白術有升白作用。白術還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進細胞免疫功能,且IgG明顯增高。說明白術有健脾胃、壯身體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4、抗凝血作用:白術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白術煎劑0.5g/kg灌胃1~4周,能顯著延長大鼠凝血酶元的時間。其作用較雙香豆素弱,但較Butadion為強。根的作用比莖強。健康人服用5%根煎劑,每次1湯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時間及凝血時間均顯著延長,停藥后10天上述指標恢復到給藥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維持時間較短。

  5、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白術有血管擴張作用。對心臟呈抑制作用,劑量過大時可致停博,麻醉犬靜脈注射煎劑0.1g/kg,血壓輕度下降0.25g/kg時,血壓急劇下降,3~4小時內未見恢復。

  6、抗腫瘤作用:體外試驗表明,白術揮發(fā)油中之中性油對食管癌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10mcg/ml時,于24小時內可使癌細胞全部脫落。5mcg/ml時,可使大部分癌細胞脫落,殘存的小片細胞或散在細胞呈核固縮,核仁模糊不清,泡質多空泡。白術揮發(fā)油50~100mg/kg腹腔注射對艾氏腹水癌有顯著抑制作用。全身給藥時,對實質性實體癌的療效則報道不一致。對358種植物藥、中藥單方和復方進行篩選時,白術揮發(fā)油對小鼠肉瘤~180的抑制作用最強(抑制率為31~49%)另有報道對S~180,S~37,U~14和W~256,以及白血病模型(L615均無明顯作用。近報道,白術對methA腫瘤的中如活性比對照組明顯增加,并顯著增強MethA腫瘤的遲發(fā)性超敏反應,還促進植物血細胞凝集素-P和脂多糖誘導的幼若化反應。

  7、對胃腸平滑肌的作用:過去報道,白術對胃腸道功能(如胃酸的胃液分泌,推進性腸蠕動等)無影響,亦無抗?jié)?、抗炎和?zhèn)痛作用,不影響正常體溫,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無明顯抑制作用,后者被認為可以作為與蒼術相區(qū)別的依據(jù)。近報道,白術對家兔離體小腸自發(fā)活動的影響多不相同,白術能增強兔離體小腸自發(fā)性收縮活動,使其收縮幅度加大,白術油抑制腸管的自發(fā)運動,或白術對家兔離體小腸的自發(fā)運動影響不明顯。白術對乙酰膽堿、二氯化鋇所致的家兔離體小腸強直性收縮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對加入腎上腺素所致的離體家兔小腸活動的抑制,白術可以拮抗此作用。但亦有報道沒有明顯的拮抗作用。白術煎劑每天10g(生藥/kg連續(xù)給小鼠灌胃能明顯促進小腸蛋白質的合成。白術提取物50mg和200mg/kg灌胃給藥,對動物水浸束縛應激性潰瘍,有顯著抑制效果。

  8、抗菌作用:水浸液在試管內對絮狀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煎劑對腦膜炎球菌亦有抑制作用。近報道白術煎劑和四君子湯對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無殺菌作用。

  9、促進造血功能:白術煎劑1g/kg,0.2ml/只皮下注射能促進小鼠骨髓紅系造血祖細胞(CFU-E)的生長。對于用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10、促進蛋白質合成:白術煎劑10g/kg灌胃,連續(xù)7天,明顯促進小鼠小腸蛋白質的合成。

  11、其它作用:白術對呼吸有短暫的興奮作用,另外白術對家兔、腸鼠、大鼠和小鼠的子宮平滑肌有明顯抑制作用,白術煎劑對小鼠因四氧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白術乙酸乙酯提取物,大白鼠十二指腸給藥,可明顯增加膽汁分泌。少量揮發(fā)油有鎮(zhèn)靜作用。

臨床應用

  1、歸脾湯(《濟生方》)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忪健忘,驚悸盜汗,發(fā)熱體倦,食少不眠,或婦人脾虛氣弱,崩中漏下。白術,茯神(去木),黃芪(去蘆),龍眼肉,酸棗仁(炒去殼)各30g,人參,木香(不見火)各15g,甘草(炙)7.5g,當歸,遠志各3g。上咀,每用12g,水1.5盞,生姜5片,棗1枚,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方中白術助人參益氣補脾,為臣藥。

  2、白術散(《外臺秘要》)治嘔吐酸水,結氣筑心。白術、茯苓、厚樸各2.4g,桔皮、人參各1.8g,蓽茇1.2g,檳榔仁、大黃格3g,吳茱萸1.2g。水煎,分兩次服。方中白術配茯苓、人參治脾胃虛弱。

  3、白術調中湯(《宣明論》)治中寒痞悶急痛,寒濕相搏,吐瀉腹痛。白術、茯苓、陳皮、澤瀉各15g,干姜、官桂、藿香各0.3g,甘草30g,縮砂仁0.3g。上為末,白湯化蜜少許調下。方中白術配茯苓、澤瀉治脾虛濕滯。

炮制方法

  1、生白術: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浸泡時間應根據(jù)季節(jié)、氣候變化及白術大小適當掌握,泡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2、炒白術:先將麩皮撒于熱鍋內,候煙冒出時,將白術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后放涼。(每白術片100斤,用麩皮10斤)

  3.焦白術:將白術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術:取伏龍肝細粉,置鍋內炒熱,加入白術片,炒至外面掛有土色時取出,篩去泥土,放涼。(每白術片100斤,用伏龍肝粉20斤)

  5、《本草蒙筌》:白術咀后,人乳汁潤之,制其性也,潤過陳壁土和炒。

  6、《本草備要》:白術,用糯米泔浸,陳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6] 貯藏方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注意事項

  1、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忌服。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魚。

  3、《藥品化義》:凡郁結氣滯,脹悶積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癰疽多膿,黑瘦人氣實作脹,皆宜忌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有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的主要成分為蒼術酮。白術中還分離得一種多糖——甘露聚糖AM-3,有免疫增強作用??蓱帽訏呙璺y定白術中蒼術酮的含量。有明顯且持久的抗利尿作用,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瘤及人109食管癌都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胃腸系統(tǒng)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能抗胃潰瘍;此外,還有解痙、保肝、抗菌等藥理作用。

相關視頻
中醫(yī)專家推薦
  • 程凱

    醫(y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學院基礎教學部教師。
  • 吉軍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養(yǎng)生保健研究中心,副主任醫(yī)師、執(zhí)業(yè)藥師,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施今墨先生的再傳弟子。
  • 吳大真

    吳大真早年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學院,師承中醫(yī)泰斗秦伯未先生,曾任甘肅中醫(yī)學院、中國中醫(yī)研究院針灸
  • 王鳳岐

    著名中醫(yī)內科專家,擅長腔內泌尿外科、尿流動力學檢查、泌尿系腫瘤前列腺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的外科
  • 肖相如

    肖相如,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酷愛經典,堅持臨床,中國中醫(yī)研究院第一位腎病學博士。
  • 賈海忠

    賈海忠,醫(yī)學博士。長期從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工作,在中西醫(yī)結合理論和臨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