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素,不吃肉。肉食攝入減少,勢必使機體蛋白質(zhì)不足,容易導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發(fā)生感染。不吃肉只吃素,沒有了脂肪的飽腹感,患者餓得更快,這種飲食結(jié)構(gòu)想要長期堅持也很難。
不敢吃水果。吃完水果血糖就上升,讓很多糖友心有余悸。其實,水果能補充大量維生素、果酸和礦物質(zhì)。只要適量,糖友是完全可以吃水果。一般建議在兩餐之間吃,并將水果的熱量計算在總熱量之內(nèi),可選擇含糖量、升糖指數(shù)均較低的水果,如獼猴桃、草莓等,而在食用香蕉、菠蘿、葡萄等升糖指數(shù)較高的水果時,需要更加控制好量。
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一部分輕型糖尿病患者單用飲食治療就可控制病情。
1.總熱量
總熱量的需要量要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力活動量、病情等綜合因素來確定。首先要算出每個人的標準體重,可參照下述公式: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或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標準體重應再減去2kg。也可根據(jù)年齡、性別、身高查表獲得。算出標準體重后再依據(jù)每個人日常體力活動情況來估算出每千克標準體重熱量需要量。
根據(jù)標準體重計算出每日所需要熱卡量后,還要根據(jù)病人的其他情況作相應調(diào)整。兒童、青春期、哺乳期、營養(yǎng)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應酌情增加總熱量。肥胖者要嚴格限制總熱量和脂肪含量,給予低熱量飲食,每天總熱量不超過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為宜,待接近標準體重時,再按前述方法計算每天總熱量。另外,年齡大者較年齡小者需要熱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熱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產(chǎn)熱4千卡,是熱量的主要來源,現(xiàn)認為碳水化合物應占飲食總熱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計算:
根據(jù)我國人民生活習慣,可進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計,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輕度體力勞動者250~300g,中度體力勞動者300~400g,重體力勞動者400g以上。
3.蛋白質(zhì)
蛋白質(zhì)每克產(chǎn)熱量4千卡。占總熱量的12%~15%。蛋白質(zhì)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體重約1g。在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營養(yǎng)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體重1.5~2.0g。糖尿病腎病者應減少蛋白質(zhì)攝入量,每千克體重0.8g,若已有腎功能不全,應攝入高質(zhì)量蛋白質(zhì),攝入量應進一步減至每千克體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較高,每克產(chǎn)熱量9千卡。約占總熱量25%,一般不超過30%,每日每千克體重0.8~1g。動物脂肪主要含飽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動脈粥樣硬化,應采用植物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