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紫砂陶刻藝術的發(fā)展,使紫砂茶器的藝術表現(xiàn)力得到極大的豐富與提升。在民間,人們直接將這類充滿書卷氣息的紫砂壺稱為“文人壺”。由于文人的參與,紫砂陶刻藝術形成具有鮮明的文人特點和完整的藝術體系,融詩、書、畫、印、于一體的藝術形式,且具有記事、寓意、言志、寄情、簡練、含蓄、變形等濃厚的“文人”特點。“文人壺”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能夠表達飲者澹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文寄托以及閑雅的心境。明清以來,陳繼儒、陳曼生、鄭板橋、瞿子冶、梅調鼎、吳大澂、任伯年、吳湖帆、江寒汀、唐云等等書畫金石家都曾參與過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由于這些文人的參與,給紫砂創(chuàng)作帶進了濃郁的文人趣味與書卷氣息,并使得陶刻藝術成為紫砂制作中最為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
茶道具市場趨熱,紫砂茶壺后市可期
隨著茶文化的復興,以及收藏需求的不斷增長,國內近幾年的茶道具市場進入快速成長的階段。尤其茶道具進入拍賣市場之后,更是掀起了一波波熱潮,引起廣泛關注。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就有拍賣機構在一些綜合性的場次中引進了紫砂茶器,隨后有幾家拍賣機構相繼跟進。2009年后,國內的拍賣市場出現(xiàn)了茶道具相關的拍賣專場,此時,不僅紫砂茶器扮演重要角色,還出現(xiàn)了東瀛茶道具的身影。2010年,一把創(chuàng)作于1948年的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銘刻的“相明石瓢壺”,
以1232萬元天價成交,紫砂拍賣出現(xiàn)了首個逾千元大關的單件拍品,頂級紫砂的投資價值引起整個市場的強烈震動。隨后兩年,重要紫砂工藝大師的作品價格紛紛飆升,千萬元以上的拍品不斷出現(xiàn),專業(yè)化的收藏群體開始形成規(guī)模,紫砂茶器進入主流的投資收藏門類。作為新興領域,紫砂市場的發(fā)跡之快,令人側目。
福建一直被視為中國茶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區(qū)域,會喝茶的福建人也對茶器的使用非常講究,而且很多人都喜好紫砂茶器。2013春拍,福建東南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優(yōu)勢,整合海峽兩岸的藏品資源,以紫砂器皿為主推出了首個“茶道具專場”,并取得成功。雖然交易數(shù)據(jù)與各方反饋良好,但還是顯現(xiàn)出市場許多問題,讓我們看到這塊市場成長的空間。其一是,福建本土的茶道具市場正處于培育階段。雖然福建本土的茶文化傳統(tǒng)悠久,但是茶道具的流通此前一直通過一級市場來完成。在此基礎上,福建海峽文交所曾在2012年在其第六屆“海峽藝交會”中推出紫砂專場,2013年春進入福建東南的專場拍賣,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市場培育的成長軌跡。其二是,福建本土的紫砂收藏后市可期。通過市場觀察,我們了解到,在福建本土流通比較暢通的紫砂茶器大多屬于中低端藏品,而且大多的收藏動機以實用為主。但是有一個趨勢不可忽視,那就是近幾年福建本土的紫砂收藏群體正在一步步地壯大,對紫砂的鑒賞水準也在逐步提升,如在今年福建東南春拍的茶道具專場,大多數(shù)都是本土藏家,并且在場上對重點拍品進行了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幾把名家作品??傮w來說,茶道具的拍賣市場處在起步階段,而人們對紫砂的投資價值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的清晰,但剛剛起步就如此驚艷,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以后的發(fā)展空間將會更為廣闊。